创办六年来,绥宁县实验中学以“授之以渔、可持续发展”作为学生的培养目标,通过强调学习、思考、探究等方面能力的培养,致力打造“乐学、善思、明理、力行”的良好学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锻造师资夯实育人基础
绥宁县实验中学现有教职工74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9人,中级职称35人,县级以上教学能手、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20人。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达99%,青年教师达95%。
为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起来,六年来,绥宁县实验中学依据学校实际扎实开展青年教师提升计划,并通过新老教师“一帮一青蓝工程”等途径,为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平台。
集体备课是绥宁县实验中学一直坚持的强师手段。该校在各年级各学科都成立了备课组。在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时,先由主备课教师介绍自己的备课思路、教学设计的意图、重难点突破等,再由备课组其他教师结合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发表意见,最终形成共识,得出高质量的教案。上课时,教师依据课堂实际,再对集体结晶进行适当调整,最终实现“上好每一堂课”。
从“个人才智到集体优势,再反哺个人”的“集体中育人”模式,从根本上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热情,有效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成为学校各学科的教学骨干,更有十余名教师在省市教学比武中摘金夺银。
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
六年来,绥宁县实验中学紧跟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大潮,结合课改名校的先进经验和本校实际,不断强化教师“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地位,创造性提出了“三段(自主学习、讨论探究、巩固提高训练)、七步(创设情境、出示学习目标、自主学习、检测自学效果、教师精讲点拨、课堂巩固检测、总结提升)、四清(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教学法,在追求知识“到达率”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让学生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
学科竞赛既代表一所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也代表一所学校的教学高度。办学六年来,绥宁县实验中学参加学科竞赛获县级以上团体奖和优胜奖10次;获县级以上奖励的学生达300余人。
深度拓展激发学生潜力
在注重学生深度掌握初中知识的同时,绥宁县实验中学积极拓展知识的宽度和广度,不断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学习能力。
受到知识衔接、教学模式、思维方式、教材结构等诸多方面影响,初中与高中的学习存在较大的不同。绥宁县实验中学打破初中学科知识的局限性,有意识地将各学科高中阶段的部分知识作为“拓展提高”的内容与初中知识进行衔接,打通知识的连续性,让学生们在训练中进一步转变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在达到“知其所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同时,提高学生下一学段的发展后劲。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4年该校首届初三学生毕业以来,该校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升学率在绥宁县遥遥领先,更有多名学生被中央民族大学附中录取。从高中学校反馈的信息看,绥宁县实验中学的毕业生普遍展现出学习后劲足、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较强的特点,在高中阶段拥有较强的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