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退休生活
3上一版  下一版4
 
老也是一种美丽
看护“二孩”老人成主力
人到晚年过“五四”
“舞”出晚年活力
开创晚年新生活
老人应做生活“主动者”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4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到晚年过“五四”

郭华悦
 

人到了晚年,人生中已有了些许凉意和萧索。

年轻时,并不喜欢“五四”这个日子。虽说这是个专门为青年设置的节日,但每次过“五四”,心中并无什么特别的感触。那些年,总有些依样画葫芦的味道,看着别人过节,自己也跟着过。

毕竟,年少轻狂的岁月里,最不缺的就是青春。人在年轻时,总觉得时日漫长,未来有大把的青春,可供挥霍。至于不惑之年,乃至之后,都是遥不可及的事。于是,对“青春”二字的价值,也就看得淡了。

直至后来,过了不惑之年;再后来,走过了花甲之年。每年的“五四”,都令我有些忐忑,又有点感伤。奔晚年,这一路上,时光的脚步快得不可思议。总盼望着,慢点,再慢点。

可尽管如此,岁月驰骋的脚步,却未曾停下。于是,年年惶恐,年年过“五四”。直至如今,随着心态的改变,才渐渐有了不同的想法。

人的一生中,每个阶段都有着缺憾。那段属于“五四”的岁月里,亦是如此。年少轻狂的时光里,一心奋斗打拼,摸爬滚打,在利益与抱负中辗转千回,深陷世俗的泥沼,难以自拔。唯有到了人生的夕阳,一颗心历经沧桑,浮浮沉沉,猛一回头,细想过往的人生,才恍然大悟,人生短暂如梦,利益和钱财如过往烟云,转瞬即逝。

这么一想,“五四”过后的时光,也就不那么感伤了。此时的自己,不敢再妄谈青春。但岁月,是一把能让人超然物外的刀。这把刀,在渐行渐远的时光中,割去了我们心中的欲望和顾忌,留下的是真实与淡然。

所以,尽管如今已走到人生的夕阳,但我依旧年年过“五四”。只是,此时的“五四”,在我眼中没有了伤感。回忆过去,不无缺憾,但更多的是豪情;纵观当下,不再年少,但心中满是感恩。

这样的“五四”,如当头棒喝,提醒我珍惜不再年少的如今。只要拥有这样的心态,哪怕人生走过了“五四”,夕阳也依旧能有绚烂的风景。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