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才一岁就检查出脑瘫,听说越早进行康复训练恢复效果越好,但我们大人都要忙着上班,没时间带孩子每天去医院做康复啊,这可怎么办才好?”近日,市民吴女士在带患有脑瘫的女儿到医院进行康复护理时向医生倾诉了自己的焦虑。
“家里有脑瘫患儿的家长们可能都存在像吴女士这样的顾虑,孩子的康复不能断,自己的工作不能停,选择工作还是选择孩子?”市中心医院康复科主任曾明安说,“其实,对于脑瘫患儿而言,除了按期到医院接受康复训练外,家庭康复护理也能对医院康复护理成果进行巩固和补充。”
曾明安介绍,脑瘫患儿家属日常在家中可对患儿进行穿衣训练、进食训练和大小便训练。
穿衣对脑瘫患儿而言是一个复杂的技能,家长可首先为患儿选择宽大的衣服,教会患儿辨认前后左右及衣服各部位名称、用途,然后用大玩具娃娃逐步教会患儿为其穿脱衣服后再为自己穿脱衣服。训练穿衣时,要保证患儿采取坐位,以患侧肢体先穿后脱,健侧肢体先脱后穿,顺序为穿衣袖、兜背,再穿另一衣袖、扣扣;训练穿裤子、鞋、袜时则要保持髋、膝关节屈曲。
在脑瘫患儿中,有许多有摄食障碍,出现咀嚼、吸吮和吞咽困难,因此进食训练是脑瘫患儿日常生活能力的基础训练。可以采用下颌控制技术,即用手指对下颌施以柔和沉着的向上推力,同时诱导开口、闭口、头部前曲等动作,改善患儿吸吮、吞咽反射。值得注意的是,在进食训练时,家长要抑制患儿的异常姿势,尤其是不要让患儿仰卧位或头部向后仰,以免引起姿势僵硬及出现呛咳和窒息。此外,还要注意避免不必要的不自主运动和动作的出现。正确的进食姿势应该是患儿半坐位,双侧肩膀向内收,双腿分开放在地上或踏板上,髋、膝部弯曲,上身成自然弓形。
年龄到达2岁后的患儿可以进行大小便训练。排便时正确体位是臀部坐住便器,膝部弯曲并分开,两足平踏地面。家长要根据患儿便溺时间规律选择训练时间,并定时让患儿坐厕,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同时要耐心教会患儿在需要大小便时能及时告诉他人,并学会控制大小便以保持身体清洁干燥。
除了日常能力训练外,家长还应关注患儿的心理护理和安全护理。曾明安表示:“有许多调查结果显示,脑瘫患儿具有内向、情绪不稳定性的个性倾向,具有明显的焦虑、恐惧、行为怪异等心理障碍,因此,分析患儿的心理、激发患儿的主动性是家庭康复护理中的重要一环。”总的来说,家长和患儿要细心建立良好治疗关系,家长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考虑儿童的发展程度;多利用非言语及间接方法交流,如亲子交往、同伴交往等,感受孩子内心;注意对孩子的情感治疗,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学习。此外,家长还要加强对患儿的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尤其在进食和行走方面,要防范窒息和跌伤发生,可向专业康复治疗师学习脑瘫患儿意外伤害发生的抢救基本手段。
拥抱是家长同孩子间最频繁的交流方式,但脑瘫患儿不能被随便抱起,日常生活中家长们要学会正确的抱姿。根据不同类型的脑瘫患儿,家长在抱起时的姿势有所差别,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正确抱姿是:让患儿双臂伸直伸向家长的背部或围住家长的颈部,髋部及膝盖弯曲并双腿分开放在家长腰部两侧,身体贴近家长的身体,另外,可把患儿移向家长髋骨的一侧,这样既省力,又能达到纠正双腿僵直的目的,同时,患儿可扩大视野;对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的正确抱姿是:让患儿双腿靠拢,关节屈曲,尽量接近胸部,双手合在一起,这样将患儿抱在胸前或一侧;对弛缓型脑瘫患儿的正确抱姿是:采用手足徐动型抱法或一手从患儿右腋下穿过,另一手托住患儿右臀部,给患儿一个很好的依靠。
曾明安还强调:“虽然家庭康复护理能对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提供帮助,但不能取代医院康复护理的作用,因此,家长还是应遵从医嘱,定期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专业科室接受检查和评估,并进行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