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退休生活
3上一版  下一版4
 
退休教授情注扶贫路
锻炼“三步曲”
养生还是理性点好
樱花醉人
创卫邵阳
感悟“四老”
用心至真翰墨情
文艺老爸的快乐生活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4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感悟“四老”

刘宝民
 

笔者在和一些老年朋友谈及退休体会时讲过,老年人离开繁忙紧张的工作岗位赋闲在家,若想心情愉快,精神充实,身体健康,“四老”一样也不能少。“四老”即“老窝”:一个稳定安宁相互体谅的温馨家庭;“老伴”:一位风雨同舟休戚与共的知心老伴;“老底”:有靠多年量入为出细水长流积攒的积蓄,以备急需时派上用场;“老友”:有几位志同道合心心相印的朋友,交流沟通,放飞心情。

静下心来想想,从年轻时参加工作开始,奋斗拼搏几十年,一旦退休摆脱了喧嚣沉重的工作环境,再没有那种人来人往的热闹,子女们早已结婚成家单独生活,各自有忙不完的琐事,根本顾不上陪伴老人,老人难免陷入前所未有的寂寞之中,此刻的“四老”恰似点睛之笔。

笔者觉得,“四老”之中似乎“老伴”与“老友”的分量最重。现在老人大都独自居住,住房条件与过去相比有了明显改善,三代人同堂的情形几乎鲜见,所以具备“老窝”的家庭较为普遍。对于“老底”来说,虽然工薪阶层收入不高,可普遍有固定的退休养老金,加上子女时常补贴,经济上一般不成问题。这其中,“老伴”显得弥足珍贵。别看老两口共同生活了几十年,平日没觉有什么特别,一旦步入老年世界时,愈发感到老伴的重要。想想看,患病精心呵护,愁闷耐心开导,喜悦共同分享,坎坷一齐分忧,好比一艘船上的舵与桨,须臾离不开,年纪越大感受会越强烈。“老友”则是晚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社会、单位、邻居乃至家中的事情仅靠与老伴和子女沟通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时常与相处多年并结下深厚友谊的老友谈论国家大事,交流社会信息,鞭挞丑恶现象,抒发个人情怀,化解一时不快,还能产生“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效果,堪称特殊的精神疗法,也是老年人一剂不花钱的心理保健良方。

一旦真正拥有了“四老”,自己的晚年生活就有了航向标和顺风帆,可以帮助家庭这艘小船躲暗礁,避险滩,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安全抵达彼岸。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