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户申请到村里讨论、现场勘查、所里审批、办事处审批、领取批复、代办证件,如果资料齐全符合条件,7个工作日就可以拿到证件,比‘新政改’前效率大增不说,还从根本上解决多头跑、重复找、‘踢皮球’、拖时间、办不了等突出问题。”3月22日,武冈市迎春亭街道办事处小山村居民李乐山对市政务服务中心一楼大厅的工作人员如是感慨。
像这样村、乡镇(办事处)、市三级联动,把41类窗口共计171项行政审批权进行下放,今年武冈市共接待群众85000多人次,办结实事42037件,群众满意度飞速上升,真正让老百姓搭上“三级”政务“便民车”。
满意于省心,不再多头跑
2016年3月,武冈市积极响应中央、湖南省、邵阳市“新政改”政策,率先推广“一次性告知、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新模式,把政务服务从全市延伸到行政村,共设置328个村级政务服务平台,其中社区、居委会25个,负责人由村支书兼任,办事员为村支两委干部,范围实现全覆盖。
自从政府权力下放后,村级政务服务平台以村干部集中办公为基本形式,通过告知表格填写、办事流程、找人姓名、办结期限、领证时间等内容,大幅减少老百姓起早摸黑、重复上报、多备资料等繁琐过程,并且让群众享有督办权、建议权、批评权,充分发挥他们的监督作用。
该市设乡镇街道办事处18个,每个政务服务分中心设国土、司法、林业等窗口7个,每个窗口设办事员1至3名不等,构建了事项办理、信息发布、矛盾调处、投诉受理“四位一体”平台,并且做到领导力量、工作力度、部门联动“三个到位”,真正确保“一次上门,当场了结”。
“原先在乡里办事,由于站与站之间场所分散,不同事情得去不同站所找人,浪费时间不说,还消耗大把精力,现在即去即办,省心多了!”家住迎春亭街道办事处江口村10组的熊小辉,在迎春亭街道办政务服务国土窗口领到土地审批表时坦言。
满意于安心,不再天天等
去年以来,该市进一步加强矛盾调处力度,村组之间界限权属划分、邻里矛盾、民事纠纷、意见分歧等得到有效解决,让问题化大为小,隔阂化小为了,从根本上确保一方平安,充分发挥调解作用。同时,窗口还为群众设立投诉受理办公室,对举报、投诉的,一经查实,坚决做到有问必查、有查必果、有果必惩,全面打造“一站式”便民网络。
“自从监督全覆盖后,干部索拿卡要现象得到根本性改变,人民群众可以安心上门办事,不用再天天等结果,凡是政策规定一天办结的,坐一坐就是到手的快乐,回家睡觉踏实得很!”湾头桥镇龙泉村龙师傅说。
而在乡镇街道办事处,监督负责人则由纪委书记兼任,凡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七站八所,全部入驻政务服务窗口。
设立“三级”政务服务平台后,该市政务服务更为人性化、规范化、合理化,现已形成变群众跑为干部跑、变多次找为一次办、变进多家门为进一家门、变临时随意办为集中规范办的一体化新格局。
满意于放心,不再“办不到”
村里在设置政务服务平台之前,不公开、不公正、不方便的案例时有发生,也经常接到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有推诿、事不办的作风问题举报。如今,村支两委干部轮流值班,坚持“一个窗口对外”“一套人马服务”“一个结果满意”办事风格,有效杜绝干部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现在,干部办事雷厉风行不说,还特别注重效果,营造了风清气正良好氛围。
在邓元泰镇走访时,村民小廖拉开话匣子:“邻居更改老屋地基界线,无奈找到村支书,他二话没说,就叫来双方当事人、小组组长、群众代表、相邻住户召开紧急会议,3个小时就解决了长达十多年的遗留问题,事情不再办不到。”一句“不再办不到”,看似普普通通,实质反映了政改新成效。
“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队伍建设,继续探索总结新经验,让全市老百姓搭上‘三级’政务‘便民车’,为推进‘新政改’工作作出更大贡献。”武冈市政务服务中心负责人谭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