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通过扶贫资金带动,湴塘村村民还以入股形式成立了猪血丸子加工合作社,主要加工猪血丸子、腊肉等农产品。与百山农业公司合作设立电商对接点,他们通过互联网把湴塘村的腊制品销往全国各地。段金秀家是贫困户,她今年46岁,农忙时种田,空闲时就在合作社做事。她现在每天可以做猪血丸子120余个,每月收入1800元。合作社的两个大烤炉正在建设当中,投产后规模和效益更加看好。
想法子,优选项目发展产业
湴塘村有山林面积110亩、水田425亩、旱土80亩。针对村里的实际情况,扶贫工作队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选准、选优产业项目,带动湴塘村的产业发展。
经多方考察,工作队帮助村民将80多亩村集体荒山开发利用,种植8000多株冬枣苗;开发村集体山林80多亩,种植黄桃;同时还成立了大蒜种植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兜底收购。目前,湴塘村冬枣基地已投入资金约50万元,成活率达到90%以上,预计3年后可挂果。全村种植红皮香蒜80亩,有90户村民直接参与了大蒜分拨、垦土、施肥、种植等工作,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近60户。
龙菊香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老公因病不能劳动,家庭十分困难。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她2016年参加了村里的大蒜种植专业合作社,按劳取酬,最多每月可以拿到1000元工资,自家的2亩多地的油茶丰产后年收入可达5000元以上。龙菊香去年7月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指引下,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又参加了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并成功当选为村干部。她说:“今后一定要发挥带头作用,带领大家脱贫致富。”
目前,湴塘村144名有劳动能力的留守妇女都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她们以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担当起脱贫攻坚的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