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1月25日中午,大祥区城西湘印机社区23栋居民楼前,卿中华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扶着社区新装好的栏杆,从容地走下台阶。3年前,卿中华因脑中风导致偏瘫,出门上下行动不便。他说:“社区安装的这些扶手,真是安到了我们一家人的心坎里!”
为民、便民、利民、惠民,是大祥区推进“美好社区”建设的出发点。该区在去年顺利完成首批12个“美好社区”建设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坚持“领导联点、部门帮扶”,将20个“美好社区”建设作为提升城市基层管理、服务水平和市民幸福指数的重大民生工程来抓。为扎实推进创建,区里明确了20名联点区级领导和20个区直帮扶部门,并将“美好社区”创建工作纳入绩效考核范畴。目前,李子园社区“一站一园一场七室”的基础设施已基本完成。
在建设过程中,这20个社区结合各自实际情况,从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出发,带来了一项项贴心的“美好”。“我们社区共有4000多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了20%以上。顺应群众需求,社区决定在现有的基础上打造‘无障碍社区’,保障好老人、残疾人的出行安全和出行便利。”湘印机社区主任刘江晖说。近年来,该社区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同时,让公共福利更大幅度地向弱势群体倾斜。通过打造“无障碍社区”,湘印机社区的公共坡道、台阶上,公交车站点前,公共厕所、社区活动中心内均安装了栏杆扶手。一些栏杆缺失的居民楼通道处也进行了补装。此外,还安铺装了2公里的盲道以便盲人出行。下一步,社区将引入老年人、残疾人康复器材。
府门口社区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设立看诊点,每周安排2名医生为社区居民免费看诊,并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百春园、白洲、樟树垅等社区设立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其中樟树垅社区还建立了儿童幸福家园;金桥、西城、沙子坡等社区配置了社区小食堂,为老年人特别是高龄、空巢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提供餐饮服务……种种大爱,建造大美,形成了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社区服务、管理品牌。
(记者 黄可乐 通讯员 胡晓建 邓蒲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