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今年入冬以来第一个大规模寒潮来袭,邵阳开启寒冬模式。我市涉及民生的供水、供电、供气诸部门纷纷行动起来,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保证低温条件下水电气的正常供应。各部门一线工作人员更是坚守岗位,宁愿自己一身寒,也要换得万家暖。
冬季“三加强”,供水平稳有序
本报讯 11月25日上午,市自来水公司桂花渡水厂制水人员苏凯浩,沿着反应池、沉淀池、滤池巡查了一遍,又走进加氯间控制室观察设备的运行和室温情况。这是他为了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当天上午的第三次巡检。
寒潮来袭前,为应对低温对供水设施可能带来的影响,市自来水公司通过“三加强”,对设备安全、应急队伍、物资准备、防冻宣传等工作进行细化落实。首先,加强对城区供水管网及设施特别是水厂的生产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防护。各水厂除对制水系统、仪器仪表和阀门等设备设施开展了地毯式检查外,还要求当班人员加强对生产机组的检查,重点观测易受低温影响的设备,及时进行防冻保温处理,避免发生因气温降低而造成设备不能正常运转的情况。其次,按照防冰冻应急方案规定,各单位加强合作,形成联动机制,相关人员严阵以待,做好抢修应急队伍、车辆、物资准备及安排,确保人员到位、车辆定点、物资充足,抢修热线24小时畅通,接警后快速处理。此外,加强了干部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特别是用电、防火及行车安全教育,确保安全生产不出事故。
该公司还通过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了《防冻温馨提示》,提醒市民提前做好供水设施的防冻准备,具体措施包括:为供水设施“穿衣戴帽”——对暴露在室外的水管、水龙头及水表井等用水设施,用棉麻织物、塑料泡沫进行包扎、覆盖保温;夜间不用水时滴水成线——建议用户在晚间用水少的时间段,稍稍拧开水龙头保持滴水成线,保证自来水流动,可有效预防管道冻堵;排空长期不用管道中的水——如长期不使用,可关闭阀门,排空管道中自来水;对已冻住的水龙头、水表、管道,宜先用热毛巾包裹水龙头再浇淋温水解冻,切勿用热水淋或火烤,否则将损坏水表。若遇极端天气,最好做好贮水准备,避免造成不便。如果出现水表、表井、阀门、管道等损坏问题,市民可拨打24小时供水热线5290504,市自来水公司将及时为市民提供优质、快捷的供水抢修服务。 (朱杰 肖佳)
与寒潮赛跑,抗风雪保供电
本报讯 11月24日,国网邵阳供电公司员工在城步茅坪镇高寒地区现场开展冰情实地监测,拉开了该公司全力以赴应对雨雪冰冻灾害、抢修故障线路,全力确保电力供应的序幕。
该公司以“保安全、保民生、保重点、保稳定”为原则,把保证居民生产生活及涉及公众利益的重要客户、重点单位用电放在突出位置。该公司严格落实低温雨雪天气期间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早发布预警通知,确保应急指挥系统运转正常;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严密监控电网和设备运行状态,科学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及时调整检修工作安排;全面加强设备维护,持续开展输变配电设备恶劣天气特巡行动,抓紧落实设备防寒、防冻措施,防止设备覆冰造成电力设施受损;高度重视客户安全用电管理,深入车站等重要客户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强化保障冬季施工安全,采取“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直奔基层、直查现场)工作方式突击检查施工检修作业现场;持续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全面落实应急抢修队伍、备品备件,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
截至目前,邵阳电网负荷持续增长,未发生一起因低温、大雾、阴雨天气引起的跳闸事故及线路运行故障。 (朱杰 刘斌锋)
备足气源迎高峰,邵阳“底气”足
本报讯 为确保冬季安全正常供气,11月24日,市燃气总公司技术人员对佘湖桥西、邵阳大道等区域的14个燃气调压器逐个进行检修维护。
随着气温迅速下降,城区天然气用气量大幅攀升,市燃气总公司已做好全面应急准备,全力保障天然气安全平稳供应。
该公司密切关注气温对气量的影响,合理编排市区用气计划,积极争取上游支持,与管输天然气供应商协调,确保管输天然气足量供应,同时加大天然气站LNG储罐的储存量,以备应急和调峰使用,并按照标准往天然气里添加足量加臭剂,保证用户一旦燃气泄漏能有味可循,及时察觉。
为确保供气设施设备安全运行,该公司组织巡线和专技人员开展安全大检查,及时消除隐患,尤其加强了对天然气站、天然气门站等重要部门的安保工作,加强了对燃气输配系统、长输管网、调压器等关键设备的检查和养护;后勤积极储备应急物资,完善应急预案,以保障各类用户用气及管网的运行安全;完善维修抢险保障机制,增配应急抢险车辆,应急抢险服务电话、抢修人员24小时待命,确保尽快修复故障。客服人员开展入户检查与安全知识宣传,提醒居民及时更换老化的天然气灶软管,使用列入邵阳市区《适配目录》的燃器具,注意通风,做到人离、火灭、阀关,减少用气事故的发生。 (朱杰 郭巧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