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不少人的微信朋友圈都被一张“游泳健身卡”的砍价活动刷屏。有的微友看到朋友圈中“砍价抢票”活动的狂热,也冷静地提出了质疑:这样的活动到底靠谱吗?
11月19日晚上,正在家看热门网剧的刘先生,被桌上不断响起的微信提醒声吓了一跳。刘先生发现,他的微信群里都在转发一条“要求砍价”的求助信息,甚至打开朋友圈满屏都是“砍价”的消息。
这是一个主要通过好友之间帮助砍价的活动,微信用户进入了游戏页面,系统就帮助用户砍价一次,游泳健身卡价格就会从1280元相应减少,然后可以联系商家用折扣价购买办卡。微信用户最低能砍价到280元,不过砍价的金额是随机的。
与此同时,微信用户在活动的首页,点击“我也要玩”就可参与到砍价活动中,这样就可以在自己的朋友圈中发布这个活动。
这让刘先生有点纳闷:“几千人参与,如果这么多人都来办卡,游泳池不成下饺子了?能接待得了吗?”市民李先生也有相同的疑虑,他说:“如果预存了钱,商家跑了怎么办?”
与此同时,不少细心的网友还发现,从20日上午开始,原来点击一次可以砍价20多元,变成了只能砍几元,原计划3天的活动页面,却突然到了20日下午就已经显示“活动已结束。”
20日下午3时,记者来到了活动主办方——龙湖游泳健身会所,记者看到有市民陆续拿着手机前来登记咨询,也有不少市民已经领到了卡。
该活动主办方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次活动的软件是由总公司负责开发和维护,对于为何提前结束,他们并不清楚,目前他们公司正常经营,活动也真实有效。
而对于是否能接待这么多顾客,该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来看,办卡的也只有几十个而已,完全有能力接待,冬天也是健身的淡季,我们也是想通过这个活动积聚一些人气。”
那么,商家的答复是否就能令市民安心呢?
记者随机询问了10多位市民对微信朋友圈砍价的看法。被访市民多数给出“有可能是假的”“商家套路都很多”的回复。市民黄女士告诉记者:“她的朋友圈里也见到过类似的‘砍价’微信,但她从来不参与。”
事实上,大家这些担心也并非多余。
近年来,点赞、砍价、投票……类似的朋友圈活动层出不穷,究其根本还是商家的一种宣传和营销。
据记者调查发现,如今打开朋友圈,发布的生活状态越来越少,商家营销活动越来越多,人们往往碍于朋友之间的面子、感情,不得不对这些活动予以“支持”,但是在朋友圈中造成“视觉污染”和“阅读疲劳”是不争的事实。
此外,看似“实惠”的预付卡消费也暗藏风险,目前预付卡市场缺乏监管,大量商家销售的预付卡处于三无状态,对消费者没有任何保障,商家涉嫌变相融资,甚至卷款跑路情况也时有发生。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咨询了邵阳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主任尹丹,尹丹表示,目前实施的《新广告法》,微信广告也纳入工商的监管范围,比如活动提前停止证据查实,网友觉得个人权益受到侵犯,可以向工商投诉,工商机关可以依据《消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给予对方一定处罚。
对于预付消费问题,她表示,如果消费者遇到老板跑路、给自己造成损失的情况,“可以拨打110报警,也可以及时向所在地工商部门或直接拨打12315进行举报、投诉。尹丹提醒广大消费者,办理预付卡要谨慎、理性,要看清签订的合同,保存好发票证据”。 (杨吉 申兴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