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城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市房产局学习贯彻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
公交车“通病”该治了!
北塔区 拆除两处新增违法建设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1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等车难、上车挤、转乘不便……这些情况你遇到过吗?
公交车“通病”该治了!

记者 黄可乐
图为11月14日,市区红旗路五中附近公交车停靠站。 申兴刚 摄
不少市民从后门上车。申兴刚 摄
公交车无法进站停车。申兴刚 摄
 

“我在这里等33路公交车等了有15分钟。”11月13日上午,在宝庆西路二纺机公交车站点,市民李梅萍有些焦急地说道。她家住在二纺机附近,上班地点在邵阳大道附近,尽管33路公交车可以直达,但每趟车之间间隔时间比较久。“运气不好的时候,等上20分钟也是可能的。我上班的地方本来就远,车来得还慢,真的很不方便。”

像李梅萍这样对公交车颇有微词的市民并不在少数。等车难、上车挤、转乘不便……几乎已成为了市区公交车的“通病”。这些“通病”的“病根”在哪里?究竟应该如何治?

城市公交“通病”多

11月14日上午8时05分,湘印机公交车站旁,在市区一事业单位上班的谢女士正在等待着8路公交车。“因为工作性质要求,我经常要去市委办事情,一般8点30必须到。通常我7点50分左右赶到公交车站,运气好的时候直接就赶上了车,运气不好的时候等到8点10分都不一定有车过来。”

十几分钟等一趟公交车,在市区已经不是新鲜事。“有时候半天不来一辆,有时候一下来了好几辆!”今年62岁的老人李秀姣说。“我们老人家站久了也腰酸背疼,公交车就不能多开几趟,或者定时到站吗?”

公交车到站不定时、不准时,让市民们付出了多余的等候成本。而好不容易等来了车,又面临新的问题——前门挤完挤后门,上车太难。

“后门上车!后门上车!”一到上下班高峰期,公交车司机这样的吆喝声几乎不绝于耳。以红旗路府门口公交车站点为例,一到市五中下午放学时间,往来公交车上均挤满了人。前门站不下了,司机便会让乘客从后门上车,直到挤不上为止。

此外,换乘不便也饱受诟病。市民李先生表示,由于家住市国税局附近,工作地点在宝庆西路,平时必须先搭乘42路公交车,再换乘6路公交车。也有网民曾经向本报反映,从市区乘车前往汽车东站感到不便。“如果公交车公司能够设计更多可以直达的线路就好了。”

齐盼公交早变革

此前,记者曾联系扬子巴士公司相关负责人,得知路况较差、车辆维修、堵车等都是造成公交车晚点、不准时的主要原因。在现有的基础上,扬子巴士公司通过定时发车和专人实时调度,尽力保障公交车合理出行。目前,市区共有29条公交线路,基本覆盖了城区,公司也多次呼吁,希望市民能够错开高峰出行,相互谅解。

然而,等车时间较长、高峰时期车内拥挤、换乘不便……种种“通病”均指向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市区公交车承载能力不足,车辆满足不了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出行的需要。

今年6月,邵阳扬子巴士公司首次引进新能源电动公交车,并开通102、103路公交专线,很多市民都对新车表示了欢迎。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受充电桩等基础设施条件限制,新能源电动公交车并未再覆盖到其他线路。另一方面,这批新能源电动公交车是否符合邵阳城市交通实际情况和整体规划,也仍在观察之中。

“我们希望邵阳的公交车能有新变化。车更新一些,车次更多一些、线路多开一些,让我们坐车更舒服、更方便一些。”李梅萍说道。

城市发展,公交更应“进步”

公交车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是为了便民利民,那就要尽可能地服务群众、方便群众。同时,城市公交也关乎着一个城市的形象,是城市交通运载能力和发展水平的一种体现。

近年来,我市城市发展迅速,随着“最美六条街”提质改造的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路面宽了、绿化美了、交通标志更完善了……我们的公交车,也应该跟紧城市发展的步伐,共同“进步”,满足市民多方位、多层次的出行需求。要实现这个“进步”,不仅需要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也需要公交车公司练好“内功”,实现从以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观念转换。

“期待能够早日感受到邵阳公交车的变化。”李梅萍说出了众多市民的共同心声。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