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法治邵阳
3上一版  下一版4
 
我市“三项”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成效明显
全市警犬技术工作推进会在邵阳县召开
小调解促进大和谐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3上一篇 2016年11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夯实基础 建立机制 化解矛盾
小调解促进大和谐

 

本报讯 我市近年来不断夯实人民调解基础,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实现了“小调解”促进“大和谐”。今年以来,全市共化解矛盾纠纷24153件,调处重大疑难矛盾纠纷2264件,取得了全市刑事案件大幅下降、群体事件明显减少、非访治理立竿见影、民调排位显著上升的明显成效。

为做好人民调解工作,我市一方面夯实人民调解基础。建立各级人民调解组织。调整巩固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4000多个,重点化解一般矛盾纠纷;充实加强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190多个,重点化解较大矛盾纠纷;全面建立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调处重大疑难复杂矛盾纠纷。各人民调解组织对外公布调解员联系方式,及时调处矛盾纠纷,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责任落实到了基层。

建立专业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全市专业行业性调解组织覆盖医疗、交通、物流、旅游、山林、环保、劳动等10多个领域,人民调解服务领域更宽、调解组织更多,调解更专业、更快捷,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法治环境。

健全边界联防联调组织。我市有8个县市区与外省(市)相连,边界山林、水利、土地、坟山、婚姻家庭等矛盾纠纷频发。为此,我市与广西桂林市签订了省际边界联防联调协议;洞口县、邵阳县等8个县市区相继与接边县签订了跨市联防联调协议;12个县市区也互相签订了联防联调协议,建立了市、县、乡、村4级联防联调组织。截至目前,全市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人民调解工作网络,实现了调解网络全覆盖,发挥了矛盾调处、法治教育、应急稳控的作用。

另一方面,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建立矛盾纠纷经常性排查制度,坚持村(社区)每周排查一次、乡镇(街道)每半月排查一次、县市区每月排查一次、市级每季度排查一次。在春节、两会、清明、国庆等重要节点、特殊时期开展集中排查活动。将排查出来的纠纷分类登记,设立台账。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隐患苗头,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限期化解或稳控。

建立人民调解奖补机制。建立人民调解“以奖代补,以案定补”制度,实行量化考评,将矛盾纠纷的处置效果同调解员的奖励和补助挂钩。据统计,近3年我市村(社区)化解了85%的矛盾纠纷,乡镇化解了10%的矛盾纠纷,真正实现了小矛盾不出村(社区)、大矛盾不出乡(镇)。

建立矛盾调处问责机制。2014年,市委政法委出台了问责办法,将当地矛盾纠纷调处情况作为一项量化指标,纳入综治民调测评,推动了调解责任层层落实。

与此同时,市县两级每月召开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联席会议,分析矛盾纠纷的情况及规律,商讨重大矛盾纠纷的化解措施。建立重大矛盾纠纷挂牌督办制度,今年市三调联动专项组挂牌督办55件重大矛盾纠纷,已化解了52件,基本实现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全化解。

(记 者 曾旭辉 通讯员 周 泉 艾文英)

 
3上一篇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