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邵阳县下花桥镇合兴村“国满土鸭养殖专业合作社”里,一位中等个子、一口重庆方言的男人正在一口30亩的水塘边,为追逐嬉戏的1800羽鸭子喂食。
村里很多人认识他——毛国良,合作社理事长。
毛国良,45岁,重庆市大足区人;2002年入赘到合兴村一村民家,成了一名上门女婿郎;他辛勤劳动,不断发展养鱼、养猪、养鸭等养殖业;虽然,一路坎坷,屡有失败,但他不气馁、不放弃,依然发展养殖业;2012年,创办了“国满土鸭养殖专业合作社”,现带动周边贫困户102户养殖户加入合作社,发展土鸭养殖5000羽,带动村民增收50万元,助推村民脱贫致富。
1997年前,重庆20多岁小伙子毛国良一直在广东省东莞打工,帮助老板养鱼、养鸭、养鸡、种植水果蔬菜;由于他勤劳上进,受到老板的赏赐,老板给他月工资2000元,在当时是很丰厚的待遇。
1998年,一起打工的下花桥镇堡口村一朋友邀请毛国良来到堡口村租赁承包罗塘水库,并开发6亩水池养鱼,当年他投入1万多元,赚了2万多元。1999年,他开始在下花桥镇、诸甲亭乡与别人合伙投资养鱼,先后承包三口山塘,发展养鱼和养鸭;在他精湛的技术下,当年纯赚5万元。
周围附近村民慢慢认识并熟悉了这位来自重庆的小伙子,2002年,他在热心村民的撮合下,与合兴村一位姑娘恋爱并结婚,入赘女方家,成了地地道道的下花桥镇人。
毛国良结婚入赘合兴后,村委送他去镇畜牧站、县畜牧局学习兽医技术,他在掌握养鱼、养鸭的技术上,又进一步提高养猪技术。同时,他每年既继续承包水库养鱼养鸭,又投资5万元在家门口新建二座100平方米的猪栏,饲养80多头生猪,当年养猪赚了近2万元。
不过,因市场行情不好,养猪亏损,2005年,他欠了3万多元债务。当时,岳母岳父的不理解,妻子的责怪,使他陷入深深的苦闷中,决定放弃家中养鱼、养鸭、养猪等养殖事业。他再三思索后,决定再去深圳打工。
2年打工生涯,使他养殖技术进一步提高,销售管理经验进一步丰富;他也认识了更多的老板,在跟老板的接触中,觉得始终替别人打工不是长久之计,只有回家自己当老板,创造属于自己的事业。
2008年初,毛国良再次辞去工作,回到合兴村,重操旧业承包水库发展养鱼、养鸭。他与诸甲亭乡洪庙村毛满元两人共投入20万元,承包洪庙村一个中型水库发展养鱼、养殖土鸭2000羽。在两人的精心管理下,每年鱼、鸭收入共赚10多万元,收益颇丰,他们决定扩大养殖规模。
2012年,毛国良和毛满元商议决定成立“国满土鸭养殖专业合作社”,邀请周围养殖户共同加入。当时,消息刚发出去,就有5户村民要求加入合作社。随后,全体社员统一购鱼苗、鸭仔,统一管理,统一收购,并投资扩大规模。当年,合作社共养土鸭2800羽,每户纯赚近10万元,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看到合作社的效益不错,周围合兴、双联、堡口、洪庙等现在102户村民纷纷加入毛国良养殖合作社,毛国良经常上门帮助社员指导培训养鸭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