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以前,一个一亩的蔬菜大棚,浇灌一次需要50立方米的水;现在,通过‘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一次只要12立方米左右就够了。”10月22日,在邵阳县谷洲镇中庙村邵阳阳光蔬菜基地,正在组织采摘茄子、莴笋的种植户陈润祥一脸喜悦:“就这一项技术,一年可节约成本30%,增收近千元。”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它借助压力系统,将肥料溶解配兑成肥液与灌溉水一起,按农作物所需,通过地面覆盖的可控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地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促进作物健康生长。
今年,邵阳县着力打造“高效节水”农业新模式,示范推广该技术,取得理想效果。村民陈润祥在谷洲镇中庙村邵阳阳光蔬菜基地种植大棚蔬菜,并使用了该技术。实践发现,地膜覆盖后不仅减少水分蒸发,与之前的大水漫灌相比,节水率可达70%以上。满足作物在关键生育期“吃饱喝足”的需要,而且,肥料通过滴灌管道,随水均匀地输送到植株的根部,作物“细酌慢饮”,利用效率提高20%以上,肥料使用量比传统方式可减少一半。
为确保新技术更好地惠及种植户,在推广使用中,邵阳县农技人员深入试点的田间地头,一对一讲政策,手把手传技术、解难题。县农业局还从项目资金中,拿出一部分进行项目建设。目前,该技术逐步受到全县蔬菜种植户的青睐。 (黄又生 肖晒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