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青少年文艺
3上一版  下一版4
 
来自天堂的大皮鞋
庐州月
“坐井看天阔”
一叶知秋
送你一轮明月
遇鬼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9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思考
“坐井看天阔”
——我眼中的人生
徐力帆
 

人非生而为神,无所不能;亦非生而为圣,无不通晓。若生而为神,则置万物于何焉;若为圣,又置学于何焉。是故人生在世,全在于学哉。 —题记

世人皆称孔夫子为圣人,“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圣人”这一称号又何以见得呢?

孔子年轻时,听说晋国有一位音乐家叫师襄,想跟随其学习音乐,于是不顾艰难跑到了师襄的住处。二者相谈甚欢,孔子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师襄也发现了孔子对音乐的天赋,并抒发了自己对音乐独特的见解,当即用古琴弹奏一首《文王操》。孔子听得如痴如醉,曲音落,师徒即成。

在随后的十天里,师襄反复演奏《文王操》,孔子自然反复的跟着学。十天后,师襄让孔子在其他学生面前演奏该曲。孔子以十分娴熟的技法弹奏了《文王操》,师襄听完非常高兴,说:“这首曲子你已经会了,现在开始学习下一首吧。”孔子一听,立马恳求道:“请让我多学几天吧,我还没能心领神会。”师襄一惊:“那好,就再给你五天时间。”

五天过后,孔子见师襄:“请再给我五天,如今我已经能够感受到文王的气息了。若五天后不能有所成,我甘愿放弃。”师襄又答应了。

又是五天,孔子一路连蹦带跳跑去见师襄:“我终于明白文王的感受了。”随即弹奏一曲,师襄听完,感慨道:“如果可以,请让我拜你为师吧。”孔子自此成为一名音乐家。

君子博学于文,参省乎己。但凡心中有目标的人都会勤于学习以求突破自己目前的水平。方仲永不懂,因而“跌下神坛”;曾国藩知道,日夜学习、反省,所以成就功名。

孔子曾说:吾十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人生恰是如此,没有广泛的学习和丰富的阅历如何稳定事业不受迷惑、如何知晓天命成就广阔胸襟,不然我们怎么会经常称赞那些成功的人见多识广。

一直以来我的学习成绩都属于不拔尖的那种,因不拔尖所以并不是家长、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只是一个喜欢看“闲书”、弹吉他、打篮球、热衷于学校社团活动的学生。包括一直到今年的三月份,老师还对我说:“徐力帆,你加油考一个一本吧。”我的父母亲对我的期待是“学习成绩拔不拔尖不是主要的,关键是如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他们的教育观念一直激励着我学习前行的道路,尤其是父亲的“六字教育法:乐学、会学、好学”。我还加了一个“博学”。待考期间其实我也有焦虑,“同学的努力,老师的目光,父母的期待”,但是父亲的那句,看我“坐井看天阔”,始终是我按自己习惯学习前行的发动机,父母的肯定,一直是我前行的动力。六月份高考成绩出来我考了六百分。朱熹所说的开卷有益不过大抵如是。

在李敖看来,大多数人是差不多的。每天大家过着差不多的生活,说着差不多的话。仅有的区别就是你比我好看一些,我比你有钱一些。同时还认为这种人生实在是太狭窄了,十分没有乐趣。真正的生活应该是使自己变得十分丰富、灵活。宋朝的黄山谷在《山谷外集》中有一句诗:“小儿扪腹正空虚。”这什么意思?那些小朋友摸着自己的肚子发现时空的,没有货。为什么没有货?因为贫乏。

我认为只要我们青少年爱好广泛地学习、懂得寻求突破自己,找到人生的意义之所在,那么就会从无趣人生变身为有趣人生!

孙中山先生以“不做大官,要做大事”为座右铭,意在指引自己能够投入到报国的伟大事业当中而不被功名利禄所迷惑,而“做大事”最基本的条件就是不断地完善自身、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

在我眼中,这才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