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生活,人们总喜欢营造出一些情趣与雅意。有人爱养花,有人爱养鱼,可我退休后,除了看书、写字外,还喜欢玩根雕,凭着普通的斧头、戳刀、钢锯等工具,把一块块看似平常的树根疙瘩,雕刻成了一件件惟妙惟肖的工艺品,或展翅欲飞的仙鹤,或活泼灵动的小鹿,或洞察世事的罗汉,或凌空飞舞的仙女……每一件都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焕发出别样光彩。
爱上根雕并不是由来已久,缘于偶然看了一期关于根雕的电视节目,它们化腐朽为神奇,赋枯木以生命,让人觉得仿佛走进了一个包罗万象的奇幻世界。几天后,我到公园游玩时,看到公园工作人员把一批枯死的树木拔出来,各种奇形怪状的根看起来很像各种小动物,其构形巧趣、姿态神美,深深地牵动了我的目光,于是我怀着好奇心拿回去一些,便试着在上面用刀子雕刻,经过一番琢磨和塑造,一个个形态各异的飞禽走兽根雕呈现在眼前,它们或跳或卧,或飞或跃、或舞或走,让人目不暇接,浮想联翩。看到本已枯死的树根在我的刻刀下被赋予灵性,野趣横溢、活灵活现,亲朋好友们都交口称赞。从此,我深深地迷恋上了根雕。
凭着对根雕的兴趣,我买来各种相关书籍,研究起根雕技艺。为了能采集到有价值的树根, 我经常骑着自行车四处“寻宝”,几乎跑遍了周边所有的山头。根雕的原材料是树根,家中的阳台上全被大大小小的树根所塞满。起初,家人不理解,有时会生气地把它们扔出去。好脾气的我从无怨言,就慢慢给家人讲根雕与生命。后来随着一件件像模像样的各种树根造型雕刻成功,家里人也开始理解和支持我的爱好了,开始帮助我四处收集有价值的树根。全家人还常聚在一起发挥奇思妙想,集思广益地给我的根雕作品想主题、起名字。
所谓“三分人工,七分天成”。我在制作鉴赏根雕的过程中深深感悟到:根雕的智慧在于发现平凡树根中蕴藏的天趣,应尽量去保持根雕的原型,不去过多人为改动,让根雕的艺术原汁原味地流露出来。所以,每当拿到一个原始的树根,我常常苦思冥想精心揣摩,动刀时慎之又慎,力求达到“无刀”的境界,保留材料原形的野趣。从事根雕多年,那些斑驳虬结的树根在我的精雕细琢下,幻化成一件件生动传神的艺术品,无不洋溢着生命之美。
随着我的根雕作品越来越多,常有亲戚、朋友、邻居慕名前来参观。每次,我都会以礼相迎,如数家珍般把自己的作品搬出来,让大家欣赏,幸福感溢于言表。那一刀一斧雕凿的不仅是树根,也是人生。平淡的日子也因此增添了几分绚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