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命过程,通常可以分为少年期、青春期、壮年期、老年期。而不论哪个“期”,都是生命不可或缺的组成阶段。
人生易老天难老。永葆青春也好,青春永驻也罢,不过是人们的美好愿望,或者善意的祝福罢了。事实上,除少数意外死亡或英年早逝者之外,但凡常人,无论保健条件多好,身体素质多棒,都会日渐变老,直至走向衰亡。换句话说,都要经历漫长的老年阶段。这就如同日出日落一样,乃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现如今,人生七十不稀奇。1985年,我国人均寿命接近70岁(68.92岁);2010年之后,国人平均寿命已超过70岁。就连联合国,也“与时俱进”,对老年人的年龄划分标准,做出了“调整”—— 发达国家65岁以上者,发展中国家60岁以上者,才是老年人。而老年人又可分为:年轻老人(young old)、老老人(old old),以及85岁以上的高龄老人(very old)。
在我看来,人老有两个“指标”:生理和身体,心理与心态。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刚过半百,就老气横秋;有的人,接近六十,已老态龙钟。而有的人,即便“奔七”,甚或“奔八”了,依然充满生机与活力,说起话来,中气十足;走起路来,步履轻盈。尤其是一些艺术家,生命力和创造力如同不竭的泉水。如,毕加索,90多岁时,仍像年轻人一样生活着,被人们称为“世界上最年轻的画家”,在画坛上留下了不老的神话……
鲁迅认为,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歌德说过,没有一个人长生不老,也没有一件东西永久长存。我则以为,老年朋友,既要有承认老的心理,又要有不言老的心态。倘若有了这种心态,就不会未老先衰,也不会未衰先老。
以墨西哥为例。虽然并非发达国家,可是,老人的心态大都很年轻。墨西哥法定退休年龄为65岁,且政府鼓励人们延迟退休。因此,很多墨西哥人,都处于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中,不但对生活抱有一股别样的热情,而且想方设法让自己在年华老去后,依然年轻、延续美丽。比如“空姐”,在国内被看作是吃“青春饭”的职业,而在墨西哥却是“终身事业”。50多岁的“空姐”,在墨西哥航班上,屡见不鲜。尽管她们的皮肤已经松弛、皱纹已经显现,但她们每天都用心装扮、认真工作,笑容可掬、热情服务。
反观身边一些五六十岁的善男信女,退休之后,早早把自己打入老年“圈子”。似乎昨天退休,今天就老一般。于是乎,走路步速慢了,说话声调低了,三餐饭量小了,人际交流少了,求知欲望灭了,业余兴趣没了,以致心情寂寞、心里空虚。从外表看,似还不老,可是心态,确然老矣。这,无疑是信心不足的表现。我体悟,对老年人而言,只要心态年轻,人就未必是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