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公布首批<职业学校专业(类)顶岗实习标准>目录的通知》(以下简称“《目录》”),旨在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职业学校顶岗实习教学、管理和服务。《目录》的印发,对于规范顶岗实习、保护学生权益具有重大意义。
在职业教育领域,对于经过两年甚至更长时间学习专业技术的学生来说,顶岗实习有助于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学校与企业形成了某种利益联盟,顶岗实习常常被异化为“以实习之名,行顶岗之实”。很多学校基于利益考量,在安排顶岗实习时很少顾及学生意愿及学科专业情况,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常常风马牛不相及。企业则把学生工当成普通工人来使用,过于注重“工人”角色,而忽视了“学生”权益。
近两年来,顶岗实习的学生沦为廉价工的相关报道频频见诸报端。某些企业中,顶岗实习的学生人数甚至超过了正式员工,更有甚者,部分学生被安排到酒吧、夜总会、歌厅、洗浴中心等营业性娱乐场所顶岗实习,不但让顶岗实习变了味,甚至连学生的人身生命财产安全也遭受了侵害。
对于顶岗实习,国务院及相关部委曾先后出台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对顶岗实习的相关规程、学生权益保护等进行了规定。而今印发的《目录》更是把保障学生实习安全及相关权益作为重要内容,对学生顶岗实习的安全保障、工作时长、工作环境、企业资质等作了明确规定。
当然,有法可依还要执法必严。随着《目录》正式印发,笔者也希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类职业学校以及顶岗企业应该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各项文件的具体精神,科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好定岗实习,真正让顶岗实习发挥出最大的效果;各级教育、劳动等有关部门必须加大监管力度,畅通申诉举报机制,最大程度保障学生的既有权益。此外,从长远来说,还应该推广现代学徒制,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行校企共建的教学管理模式,为“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培养更多优秀的“大国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