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观察与思考
3上一版  下一版4
 
谈“合格”与“及格”
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引领
人大代表如何发挥在乡镇中的作用
因城施策
共青团改革让青年干部更接地气
别让“蚊蝇之腐”毁了农村危房改造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8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共青团改革让青年干部更接地气

杜学峰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方案》强调,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推进共青团改革,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部分,是焕发共青团生机活力的重要举措。

在群众眼里,“党政工团”和“工青妇”早已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称谓,并体现了共青团地位与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推进,共青团在实际的工作中也暴露出了自身的短板和问题,比如出现了党的领导弱化、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倾向。从这个意义而言,这次共青团改革就是一场及时雨,是凝聚和发挥青年力量实现“两个百年”梦想的时代要求。

聚焦问题,让团组织更具战斗力。这次共青团改革就是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实际着力从四大方面、十二个领域提出了改革措施。改进团中央领导机构人员构成、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改革团中央机关干部选拔、使用和管理,改革创新团的工作、活动和基层组织建设,加大党委和政府对共青团工作的支持保障力度。这些改革都剑指共青团存在的现实问题,为新时期的共青团工作做出了具体的安排部署。

着力基层,为团干部注入活力。推动机关干部到基层一线开展工作,建立完善团中央机关干部常态化下沉基层、向基层服务对象报到工作机制;完善机关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机制,增加基层团组织和团员青年评价权重;推进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着力夯实基层基础,改革创新团的基层组织设置,充实基层工作力量;加大对团的基层工作阵地建设支持力度,推动群团组织基层工作和服务阵地共建共享。这四方面的具体改革领域都始终坚持了基层导向,当然这也是彻底医治共青团机关化和贵族化的良药。

注重主体,激发团干部激情。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共青团改革的政治方向,坚持服务青年、直接联系青年,坚持问题导向、有效改进作风,坚持加强基层、支持基层创新。立足青年,依靠青年,服务青年,要把青年的激情与时代发展结合起来,团结带领青年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更好肩负起党交给共青团的光荣使命,紧跟党的步伐、走在群团改革前列。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