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环境监测站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我市优良天数按新标准考核(AQI)达到145天,比去年同期增加17天,优良率为80.1%,提升了9个百分点。
去年以来,全市环保系统以贯彻实施新《环境保护法》为契机,紧紧围绕“建成我省西南的生态屏障”这一战略目标,以服务发展、服务民生为主线,坚持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相结合,积极推动环境监管从粗放型向精准型转变,全市环境质量总体保持平稳向好,各项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在2015年全省环保重点工作考核中,我市首次进入第一方阵,在14个市州中排第2名。
污染减排 强化源头控制
坚持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推进,严格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积极实施工业企业排污权使用交易工作。强化结构减排,细化工程减排,实化管理减排,有效促进了我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五年来,全市共完成涉水减排项目401个、涉气减排项目39个,动态削减化学需氧量18030吨、氨氮1695吨、二氧化硫5695吨,氮氧化物7229吨,削减率分别为6.62%、2.74%、16.02%、1.74%,全面完成了“十二五”总量减排目标任务。
多措并举 推进污染防治
制定了《邵阳市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加强工业废气、油烟、扬尘等污染防治。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在城区实施“煤改气”工程,截至今年6月,新增居民用户开户33224户、非居民用户开户327户。
开展涉水排污企业专项整治行动,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加快龙须塘老工业区环境治理步伐,引进湖南永清环保投资公司参与龙须塘区域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和提质改造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积极开展重金属污染防治,近年来我市共争取专项治理资金1.966亿元,完成淘汰落后产能项目16个、污染源治理项目18个,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
铁腕整治 严惩环境违法行为
严格把好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关。近三年,市本级共审批建设项目367个,否决不符合规定的拟建项目22个。扎实开展铅酸蓄电池、畜禽养殖等集中整治以及环境污染隐患排查、环境保护大检查等专项行动,实行环境执法检查“有计划、全覆盖、规范化”,加强环境应急和信访调处工作,不断提高环境监管执法水平。
2013至2015年,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3.5万余人(次),检查企业9000余家(次),查处环境违法问题1000余件。
持续发力 助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近年来,我市共争取上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3亿元,完成隆回、邵东等5个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项目,北塔、双清等7个区县实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域覆盖。
绥宁、城步、新宁、新邵、邵阳等5县被列入国家和省重点生态功能区,争取到转移支付资金4亿元。全市共建成自然保护区7个、森林公园9个,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4个、国家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生态乡镇93个、省级生态村100个、市级生态村619个。
今年,全市环保系统按照年初环保工作会议确定的总体思路:即紧紧扭住改善环境质量这个核心,以“加强环境监管执法”和“严格环境准入”为抓手,打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环境整治”、“水污染防治”三大重点战役,努力实现“四个确保”(确保区域环境质量进一步稳定向好、确保各项刚性考核指标全面完成、确保不出现责任性环境污染事故和群体性环境事件、确保全市饮用水水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