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也把你留,水也把你留,山山水水都在把你留,亲爱的客人你真要走啊,阿妹我怎么舍得和你分手……”
7月10日上午8时30分,记者参加中国湖南(南山)六六山歌节之“一路山歌上南山”文化旅游体验活动,首站来到城步儒林镇大竹坪村,夹道欢迎的瑶寨姑娘手捧鲜花,一边跳着欢快的舞步,一边唱着深情的山歌,记者仿佛置身歌的海洋,花的世界。城步千峰万壑,林木苍苍,鸟语依依,流水潺潺。大自然的美妙音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与大山朝夕相伴的苗乡人民,于是他们创造了山歌,发展着山歌,使山歌的艺术之树,根深叶茂,万年长青。
城步苗族自治县儒林镇大竹坪村杨氏官厅始建于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原为杨家祠堂。现供奉有城步杨氏的一世始祖杨再思,二世始祖杨正修、杨正滔的三尊塑像,杨氏一至四品功臣名将55位,其他文武官员三百多位。“杨氏官厅”不仅是荣誉的象征,批阅官书的场所,还是湘、桂、黔、渝等地杨氏后裔认祖归宗之地。
9时40分,随着一片郁郁葱葱嫩果满枝的桃林出现,记者来到丹口镇桃林村。开始体验“缤纷桃林”的民俗,只见10多位苗寨男子,劲舞着别具一格的“草龙”,一会儿龙头高昂,气势汹汹;一会儿俯冲而下,声威豪豪……,正看间,只听悠远的傩乐响起,一群戴傩面具、执傩道具的傩者,以山为幕,以地为场,在傩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那钟馗捉鬼除邪,武艺高强;那关公大刀所至,无坚不摧;那雷公霹雳出击,地动山摇。生动的傩舞表演,风格刚劲质朴,威武粗犷,保留着古老质朴的瑶寨遗风,再现古时曾在中原大地盛极一时的民间驱疫祈福活动,原生态的文化震撼人心,博得阵阵掌声。
记者依依不舍地自驾采访车,随着省内外旅游车队爬上红军曾经攀越的老山界,再越过十余个“之”字形上坡路,来到八十里南山。打眼望去,一片青翠,奶牛成群,近处的风电机高耸入云;远方的紫阳峰亭台绚丽,制高的高山红哨威严屹立,不觉感叹: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又是一个美轮美奂的旅游胜地。南山翠谷颠连,水草丰茂,既具北国草原的苍茫雄浑,又有江南山水之灵秀神奇。是一处集天然牧场、奇风异景、疗养、避暑于一体的旅游风景区。
从南山北面驱车40公里,记者随队向长安营大寨村“十里长寨”驰去,这一路走来,让记者想起29年前记者进行的一次骑单车兼步行的“少数民族地区纪行”采访,那时从长安营到南山没有公路,是湖南唯一不通公路的乡,记者扛着单车背着行李,上下南山,日夜兼程,整整爬了两天半晚。如今虽然山路崎岖艰险,可与那时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正想间,不觉到了“十里长寨”。大寨门口拉起一条红线,一排好客的侗寨姑娘手捧米酒挡住进口,要记者喝了“拦门酒”方可放行。这里是湖南最美山村,有闻名遐迩的古杉群与中国杉树王,有古色古香的风雨桥,有怡然自乐的吊脚楼,有历史悠久的侗寨鼓楼。热情的村民给游客再现了“打糍粑”的全过程,表演了村民原生态的祈福舞蹈。
下午6时,记者与游客一道走进丹口镇大坪村蓝玉故里,领略了城步吊龙舞的无限风光。城步苗族自治县地处湖南省西南边陲,自古以来崇尚龙,全县五峒四十八寨苗族聚居地都有春节舞龙的习俗,其中尤以丹口镇下团村的吊龙舞以其扎制艺术独特、舞龙技巧超群,成为该县苗乡最具代表性的龙舞。“城步吊龙舞”历史悠久,做工精细,形态逼真,轻便灵活,它是集手工艺、扎制技巧、绘画、布艺、剪纸、贴花、光学、音乐、武术、气功、表演、巫傩文化、梅山文化和礼仪习俗为一体的综合艺术,2009年被列入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既然是云彩不能留住月亮,问一声,客人你几时再来游,相处的时光远不了,重逢的等待不会太长久,祝福你一路平安多保重,祝福你万里前程似锦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