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卫生健康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三伏六贴”明日开约!
为什么要在无名指上采血?
肺癌诊疗走向精准时代
市妇幼保健院: 重温誓词 坚守初心
机不可失!今天还能赶上专家亲诊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7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肺癌诊疗走向精准时代

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 张成立
 

2015年被称为“精准医疗”元年,以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精准医疗”为序幕,医学模式也从经验医学到循证医学,迎来了精准医学时代。

肺癌精准医学的核心,是找到肺癌的驱动基因,该基因激活后,启动细胞的信号传导通路(就像启动核按钮后引发一系列裂变反应一样),从而启动细胞的核酸及蛋白质合成、分化、增殖、凋亡或向肿瘤分化;阻断该信号传导,就可以终止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肺癌是临床精准医疗研究最为成熟的一种疾病,目前已找到一系列相关的疾病驱动基因:EGFR、ALK、ROS1等,并开发出了相应的靶向药物。第一代EGFR-TKI【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或合并化疗)EGFR基因突变阳性患者的缓解率、中位生存时间(PFS)显著优于标准化疗,从而确立了其一线治疗地位。临床为了抵制耐药性的产生,开发了第二代的EGFR抑制剂阿法替尼。与吉非替尼(一代药)不同的是,阿法替尼属于不可逆抑制剂,可同时抑制EGFR家族中二种以上的受体,但由于其副作用较大,进而开发了第三代TKI,克服T790M(突变的一种)获得性耐药问题,疗效确切,同时还具备出色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有望成为T790M获得性耐药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

虽然肺癌更偏好男性,但男女之间正逐渐缩小的性别差,让肺癌的发病态势越发严峻。诊断肺癌很容易,问题在于,在肺部肿瘤的患者群体中,只有50%能被明确为肺癌。我们迫切需要的是,把肺部有阴影的病人,通过分子分型找到是否存在驱动基因,把潜在的疑似肺癌的病人挑出来,这也是肺癌精准诊疗的第一步。然而,目前临床上并不是所有肺癌病人都适合精准治疗,一定要找到肿瘤靶点才能针对性用药,否则,花了钱、耽误了治疗时间,却没有获得任何治疗效果,肿瘤反而恶化了。虽然靶向药物治疗比传统化疗效果更好,但只有携带特定分子遗传标记的人群才可从中受益,且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耐药性,这些都极大影响了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

长夜总会破晓,精准医疗的出现,让更多患者看见了黎明的曙光。那些小小的药丸,不仅可以让他们活得更长、活得更好、活得更有尊严,而且简化了繁琐的治疗方式,他们甚至可以重回工作岗位,把肺癌当作慢性病来治疗。

精准医疗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针对性很强的诊治模式:根据个体肿瘤基因的改变来针对性地指导具体的治疗方式,通过把有用的药物用到有效的病人身上,让合适的病人接受合适的治疗,从而提高疗效,避免了过度用药。

总之,精准医学将改变目前疾病的诊治模式,靶向药物研发是肿瘤精准医学的重点和难点,实现精准医学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是机遇大于挑战。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