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0日

不负性命所托

——记邵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副主任医师昌丽艳

记者 郭慧鹏 通讯员 刘璐

“有没有出现头痛、眩晕或者肢体无力等症状?”8月15日,在邵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门诊室内,昌丽艳对前来就诊的患者仔细询问。

2005年,昌丽艳从云南大理大学临床专业毕业,打下了深厚的西医理论基础。2006年,昌丽艳进入邵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后,2次参加该院组织的“杏苗养护”计划,接受规范化的中医培训,并于2020年至2022年参加由国家中医管理局组织、湖南中医药大学承办的全国西学中骨干人才培训班,进一步深造中医相关知识。2009年,在昌丽艳和前辈们的共同努力下,邵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正式成立。2018年,该院脑病科通过湖南省重点专科评选。

“中风发病率高,致残致死率比较高,患者比较多,这是我们当初创建科室的原因之一。”昌丽艳介绍,脑病科室收治中风、眩晕、头痛、面瘫患者,经过多年临床经验累积及研究,创立了脑病综合防治体系,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内服、外治、早期康复、卒中预防、心理干预、护理宣教于一体。

2023年初,40多岁的唐某患脑出血,在省外某医院住院,经手术等积极治疗后,病情得到稳定,但不能言语,右侧肢体偏瘫,仅能在床上挪动。昌丽艳及其团队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诊断,给予言语及肢体康复、针灸、壮药棒、滚蛋疗法、穴位注射等综合治疗。目前,该患者生活基本自理,言语表达能力增强。

“中风之后抢救的黄金时间为6小时内。越早送医院就诊,治疗的效果越好。”昌丽艳介绍,前段时间,患者谢某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障碍7小时余”入院,因发病时间超过6小时,错过静脉溶栓及血管介入最佳时间,选择保守治疗。昌丽艳及其团队在西医基础上结合言语及肢体康复、针灸、吞咽功能训练、中低频理疗、穴位注射等开展综合治疗,患者10天后好转,言语恢复,沟通如常,步行出院。

在昌丽艳看来,脑病科医生的门诊日常是充满挑战与责任的工作,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还需要具备耐心和沟通技巧。“脑血管病病人比较特殊。因语言功能障碍、理解能力下降,没办法描述个人的意愿、表达身体的不适,在治疗上相对会有一点难度。此外,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是人体组织中恢复最难的,也是恢复最慢的,很多家属因一时看不到治疗效果而着急。”昌丽艳表示,为了取得病人及其家属的信任,每次接诊她都会从专业的角度解释病人的病例特点和病情进展,通过反复交流沟通让他们充分了解,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想尽各种办法减轻患者痛苦。哪怕是让患者看到一丝细微的改变,也能极大地提振他们的信心。

从医18年,除了做好日常工作外,昌丽艳积极向住院病人及家属进行本专业相关疾病健康宣教,如中风120(中风识别)等,定期参与医院组织的到县级中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医院等义诊活动,先后被评为邵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优秀员工、优秀党员。

“作为脑病科医生,我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我将继续努力学习、精进医术、深化人文关怀、提升沟通能力、强化团队协作,以最大的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昌丽艳说。

--> 2024-08-20 记者 郭慧鹏 通讯员 刘璐 ——记邵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副主任医师昌丽艳 2 2 邵阳晚报 content_67630.html 1 不负性命所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