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岁的儿子拿着唐诗,对“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发呆,甚是疑惑,问:“妈妈,什么是小荷啊?什么是尖尖角啊?”
念初中的哥哥立马开启了科普模式,“弟弟你真low,小荷就是早夏的荷花啊!尖尖角就是荷花的花苞,尖尖的样子。”
弟弟依旧眉头紧皱,很不开心。
洞口县城周边有荷花的地方不多,小孩没见过荷花,不理解也正常。
我突然想起,前几天远远见过一大片荷花园。顿时脑洞大开,赶紧提议:“孩子们,咱们去开放水域游泳,然后去看荷花,再去凤溪山庄吃河鱼怎么样?”
孩子们自然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啊!
“凤溪”(凤栖),一个诗情画意的乡村名字,在洞口县乡村振兴的大浪潮中已经是产业、文旅、休闲各方面发展的佼佼者了。
从洞口县城出发,沿着S221行驶20分钟左右,就来到凤凰山脚下的岩落坪,山顶涓涓泉水汇集成凤溪开放水域的游泳用水,水质清澈,清凉无比。从水池上岸时,居然浑身冷得起鸡皮疙瘩。
步行5分钟,我们看到了凤溪七彩莲荷园。
穿过凤溪湖,沿着青石板小路往下走,两架白色的秋千映入眼帘。小朋友在秋千上荡得高,嬉戏声不断。放眼眺望,正如朱自清先生笔下描绘的那般:“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一大片绿色波浪般的莲叶进入视线,粉红色的荷花高高矗立在莲叶枝头,灿烂又放肆地绽放着,好一番“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壮丽景象。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茎孤影绿,双影共分红。
莲叶像撑着油纸伞的绿色精灵,机灵古怪;远处的荷花像骄傲的小公主,高高昂起那美丽的王冠;近处的荷花花瓣似少女娇嫩的肌肤,丝滑柔爽。微风徐来,宛如一位位亭亭玉立的仙子们,挺拔着身姿在翩翩起舞,一个个风情万种,不张扬,不卑微,不卖弄,那袅娜骄人的姿态,彰显着特有的生命力与坚韧。
这是一片绿的海洋、花的世界,生机勃勃,让人震撼。那绿得流油的荷裙中夹杂着的五颜六色的荷花似在争奇斗艳,有红色的、粉色的、紫色的、白色的,红的耀眼,粉的清纯,紫的含蓄,白的淡雅,恰似美人轻施粉黛,仅一个回眸,便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正如徐志摩诗中那样: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仿佛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莲蓬在那层层叠叠的荷花中害羞地耷拉着脑袋。可是依旧逃不掉小儿那双东瞅瞅、西看看的火眼金睛。在不断摇曳着的莲叶中,小儿终于逮了一朵莲蓬下来。
“咦,怎么还有丝啊?”
“这是藕断丝连啊!所以荷花又是爱情的化物,思念的象征。”
接过莲蓬,我用力一挤,一颗颗圆滚滚的莲子就叽里咕噜地钻了出来。放入唇间轻轻一抿,慵懒的莲子小肚子裂开了口子,沿着口子把莲子那绿色的外壳褪去后,莲子白胖胖的身子赤裸裸地展露出来,去掉里面像豆芽样碧绿的莲心,把莲肉递给小儿品尝。小儿顿时眼睛一亮,眼睛里闪烁着光芒,清甜爽口,咽了咽口水后,连忙叫嚷着还要吃。
哥哥自告奋勇开始采莲蓬。
哎哟,一不小心掉进了荷塘里了。“妈妈你看,有鱼。”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原来古诗里说的是真的。
掬一捧溪水,往荷叶上一洒,莲叶上立刻生成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珍珠,在阳光的照耀下璀璨夺目,在莲叶上蹦跳。
哥哥一边洗脚一边感慨:这么黏糊糊的泥土里居然长出这么美丽的荷花,结出如此美味的莲子?
荷花美不胜收,美得不可方物,无数游客拿着长枪短炮在荷塘中观光拍照!远处不少穿着汉服的游客手捧未开放的莲花花苞,摆着各种曼妙的身姿摄影留念。摄影师们使出浑身解数,在阳光的照射下,把一个个美丽精彩的瞬间,留在时间的隧道中。
人生愿如荷,能在纷纷扰扰的大染缸中,依旧不蔓不枝,内外兼修,高洁又饱含韵味,美丽又不容亵玩,深深扎根淤泥,坚韧、纯粹,静静地绽着淡淡的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