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门口青翠茂密的香樟树下,一辆三轮车停在那里。三轮车上放着一屉豆腐和一台电子秤。一个衣着干净清爽的中年女子站在三轮车前,笑盈盈地看着来往的路人。
我刚从超市出来,手里拿着一把小葱。看到卖豆腐的,脑海里立即映现出小葱拌豆腐这道菜,简洁清新。闷热烦躁的天气,这样一道菜端上餐桌,不仅解暑,与夏日也是极相宜的。快要走到三轮车跟前,又停住了脚步。那个中年女子见我走近,掀开了盖豆腐的纱布。我赶紧解释:“有点事得赶快回去,改天再买吧。”她依旧笑着,说:“没事没事。”
其实,我并没有着急的事要马上回去,而是内心突然起了疑问:这样一个流动摊贩,质量卫生怎么样?望而却步的不是我一个,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因此,刚开始,中年女子的豆腐生意并不好。
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又看见中年女子在香樟树下卖豆腐。这天有点特别,三轮车上除了豆腐、电子秤,还放着一大捧花,密密簇簇的小巧亮丽的明黄花朵,在红彤彤的霞光里尤为好看。就冲着这花、这份心思,这豆腐也值得买呢。
我坚定地走到香樟树下,向中年女子买了豆腐。她告诉我:“豆腐是自己刚磨好的,放心吃。”递给我豆腐的时候,她一边从那捧花里抽出几支递给我,一边说:“米兰花开得正好,送您几枝哈!”
原来这是米兰花呀,我在书中看到过,在现实里还第一次见到。我开心地接过米兰花,连连向她道谢。
付款的时候,发现她的微信名也是叫米兰。看着眼前这个普通的女子,我突然觉得亲切。
她说得没错,现磨的豆腐果然很好吃,有淡淡的豆香,是很多年前在老家吃过的味道。如今,香樟树下的现磨豆腐有一种记忆上的共鸣,一种熟悉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买过几回豆腐后,和她认识了,我总是会喊她米兰姐。我喜欢这样称呼她,她似乎也极喜欢别人喊她米兰。而她真实的名字就叫米兰,所以她对米兰花尤其喜欢。她自豪地告诉我,她家乡的院子里满院都是米兰花,那回送我的米兰花就是从家乡带来的。从前,她一直待在家乡的小镇上,一边照顾孩子,一边磨豆腐,从来没离开过。现在孩子都长大了,去外地读书,她就随着丈夫来到这个城市打工。她开始不知道该干什么,年纪大了,不好找工作,想来想去,干脆还去磨豆腐。
渐渐地,米兰的豆腐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豆腐早早就卖完了。我下班路过,多数时候在香樟树下看不到她了。
有一回,终于又在香樟树下看到了她熟悉的笑脸。我赶紧奔过去,她一转身,变魔法似地递给我一块豆腐和几枝米兰花。这是她特意给我留的。她说:“刚来这个城市不久就认识你了,一下子觉得这个陌生的城市很温暖,一段日子不见,有些想念了。”
没想到,我不过因喜欢米兰花而和她聊过一些家常,却让她感到了陌生城市的温情,把我当朋友一样看待了。
她热情地邀我去她的豆腐坊玩,她说她在豆腐坊门前种满了米兰花。她的豆腐坊就在我们小区旁边,那里有两排平房,狭窄破旧,路面也坏掉了,一下雨就更难走,我平时很少去那里。豆腐坊其实就是租来的两间平房,一间住,一间磨豆腐,一旁还认认真真挂着牌子,写着“米兰豆腐坊”几个字。
我那天去豆腐坊的时候,正好赶上下雨。豆腐坊门前的米兰花在细细密密的雨中更显得清新明亮,周围的黯淡破旧似乎被照亮了。走在那里,一种柔和轻快的心绪漫上来,突然想到,人也是这样吧,那些善良勤恳努力生活的人,走到哪里,都像一片清新的风景、一束明媚的花、一缕明亮的光,照亮我们周围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