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我们去农家乐,姐姐带着三岁小外孙。农家乐外面有个小小游乐场,孩子很多,嘻笑打闹,很欢乐。小外孙看了,心里痒痒的,嚷着要去荡秋千。
天气很好,阳光和暖,小外孙荡了一会儿秋千就出汗。姐姐一会儿帮他减件衣服,一会儿又帮他把帽子摘下来,一手拿着衣服帽儿,一手推秋千,很不便。我便上前接过衣服,顺手把帽子戴在头上。外孙的帽子很小,只盖住我头顶尖尖。这形象想必很滑稽,大家都看着笑。
外孙荡完秋千,姐姐怕他着凉,忙把衣服给他穿上,又要把帽子给他戴上。我蹲下去,把头伸向外孙,让他自己拿帽子。外孙刚伸手,还没摸到帽子,一个小女孩突然冲过来,把帽子按在我头上,认真地对外孙说:“帽子是叔叔的,你不能拿!”外孙不依,非要把帽子拽下来,拽来拽去拽成一团,外孙拽不过,急得哇哇大哭。
我和姐姐有点懵,这个女孩只比外孙大一两岁,显然不是可以动粗的对象,只好耐心地对着她解释:“这帽子是弟弟的呢,你让弟弟戴上好不好?”女孩子头摇得像拨浪鼓,“不行,不行,帽子是叔叔的。”我伸出手试图把帽子从女孩手中抠出来,谁知道女孩子很认真,用的力气很大,我不敢掰她的手指,只得做罢,骗她说:“好了好了,叔叔自己戴,不给弟弟,你松手好吗?”女孩子松开手,我站起身,抱起小外孙,趁女孩够不着的时候,摘下帽子戴在外孙头上,外孙方才破涕为笑。被小孩子这么一哭一闹,我们觉得好生尴尬,便抱着外孙进了包厢。
过一会我出门,看见外孙又在场子里,出乎意料的是,那个小女孩和他在一起玩,一前一后,奔跑追逐,笑得很开心。外孙一头钻进塑料隧道,高高兴兴从另一头爬出来,一边喊着“奶奶”,一边扑进等在前面的姐姐怀里。小女孩依样画葫芦,也喊着“奶奶、奶奶”,扑进姐姐怀里。姐姐笑得合不上嘴,一手搂着一个,嘴里连声应道:“好宝宝,好宝宝。”两个孩子放开姐姐,跑着跑着又钻进去、爬出来,叫着“奶奶”扑进怀里,一次又一次,乐此不疲。当两个小孩子又一次扑进姐姐怀里的时候,姐姐蹲久了乏力,被小女孩一下子扑倒了,周围的人见了都开心大笑,三个倒在地上的人也“咯咯咯”笑成一团。
或许是玩得太开心了,所以回包厢吃饭的时候,小女孩不愿松开外孙的手,一直喊着:“不要,不要,我要弟弟陪我玩!”小女孩的爸爸憨笑着看着,搓着手,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匆匆忙忙吃完饭,两个小孩又玩到一起去了,好像从来没有离开过一样,双方的家长远远地看着,边看边聊天。姐姐问女孩的爸爸多大年纪,女孩的爸爸今年55岁,知道姐姐是1967年生的,女孩的爸爸有点尴尬,悻悻地说:“你才大我一岁,我的孩子却叫你奶奶,硬生生比我大了一个辈分。”姐姐也笑了:“幸好我比你大一岁!”
傍晚各自回家,那个女孩哭着要弟弟,挣扎着不肯上车,哭得大人的心都软了。
儿童的心就像一片云,你不知道哪一片云后面是雨点,哪一片云后面是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