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您生日快乐,祝您生日快乐……”11月18日,绥宁县长铺镇和平村龙美花老人喜迎百岁寿宴,一张张幸福笑脸、一段段欢快歌曲从龙美花老人堂屋里传来,她是该村的第一位百岁老人,不仅勤劳善良,仁孝家风更是家喻户晓人人敬重。大家纷纷与寿星拍照拥抱,送上满满的关爱和深深的祝福,现场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
世纪老人挎篮卖菜
龙美花1920年出生。勤劳,是老人一生最突出的本色。
龙美花父母去世较早,小小年纪便能自食其力。新中国成立后,她经常被评为“劳动能手”;改革开放初期,已经年逾花甲的老人成为全村第一个“养殖大户”。2018年,老人意外摔伤,导致4根肋骨断裂。在医院精心治疗与家人们精心照料下,两个月后她奇迹般康复。康复之后,老人做的第一件事是下地种菜。
百岁高龄的她,除了耳朵稍有不便外,一副“劳动妇女”的姿态。一年四季,她经常挎篮上街卖菜,就连百岁寿宴上用的芹菜、白菜、香葱、蒜苗等,都是老人自己种的。她还时常教导晚辈要有奋斗精神,活到老做到老,幸福生活就是奋斗出来的。
“传家宝”棉衣
1973年,龙美花省吃俭用,攒了12元钱,准备给自己做件棉袄,但最后却给儿子杨荣锦做了一件棉衣。后来杨荣锦参军临走时,又把崭新的棉衣留给母亲。可是5年后,杨荣锦退伍回家时,发现当年那件棉衣依旧原封不动地整整齐齐叠放在柜子里。
转眼又是42年过去,那件棉衣被杨荣锦珍藏柜底,成了他家的“传家宝”。
推迟寿宴助力抗疫
龙美花育有一儿一女,目前五代同堂,直系亲属共有31人。但她老人家不仅只爱家人,她还有家国大爱。
龙美花的晚辈都非常孝顺,可老人除了接受他们的一些礼物外,一般不接受现金。也就是说,龙美花老人的积蓄,大多是她自己通过卖菜一元一元钱地积攒起来的。
今年寿宴,原本应在正月举行,由于疫情缘故,她主动要求推迟至11月。疫情期间,龙美云老人将自己的300元积蓄捐给社区:“我老了,抗疫出不了力了,那就出点钱表示一下心意吧!”
“龙奶奶一辈子心中有爱,她帮助过的人,不计其数。有爱就有快乐,有快乐就有健康。这,可能也是她老人家长寿的最大秘密!”和平村老支书姜绥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