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市中医院骨伤科谢彪刚做完一场手术,针对患者的病情建议中医调养,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让患者得到好的治疗。
谢彪从小就生活在中医环境中,曾外祖父、外祖父、叔外祖父均为中医。每天闻着中药味,谢彪在很小时就能凭味道辨认出一些中药。
孩提时,谢彪经常在药柜之间玩耍,看到外祖父为当地居民治病,将手放在脉搏上,一会儿就能开方治病,当时就觉得特别神奇,因此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带着这份神奇感,谢彪如愿进入了湖南中医药大学首届本硕连读班学习,开始接触到自己认为很神奇的中医药理论——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象经络、相生相克、八纲辨证、伤寒温病等论述,为之着迷。
步入临床后,谢彪将理论运用于各个病例中。
今年1月,患者刘女士来该院就诊。刘女士腰椎间盘突出严重,做了手术后,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神经症状均已消失,但术后第一天突发低热,全身酸痛,食入即呕,多种对症处理效果均不明显。
谢彪本着古人整体观念、“祛邪不可伤正”观念,结合舌象与脉象,开了一剂“温和的”新加香薷饮,患者症状马上消除。
谢彪说,中医学不仅有整体观、正邪唯物辨证观宏观思维,而且是以症状、体征为第一生命线的实用医学,纵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千金要方》《太平惠民方》等专著,绝大篇幅描叙患者症状、体征的,为他这一踏入神奇中医药殿堂的医者点亮明灯。
谢彪表示,手术治疗骨伤科疾病,确实有治疗精准,显效快速等诸多优点,但不能忽视的是,手术治疗本身也是一种创伤性治疗。通俗而言,机体在修复筋骨病损的同时,也经历一次创伤,那么原发疾病治疗同时,也要兼顾手术后机体气血津液平衡治疗,方可取得术后更理想的效果。中医骨伤本着“内外兼顾、筋骨并重、动静结合、医患合作”的原则,为这种术后康复性治疗,提供了更多的方法。
“我愿做一个在手术刀尖上行走的同时使用中医药理论为患者保驾护航的医者。”谢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