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果子还未成熟,气温又很高,就要时不时地浇水。”6月21日,新邵县潭府乡合辉村猕猴桃基地里,李玉阳一边摸着果子,一边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
李玉阳是新邵县玉辉农林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去年,该公司出产猕猴桃500余吨,销售收入突破1500万元,贫困户分红261万余元。
引进猕猴桃 荒地成“宝地”
李玉阳是合辉村人,由于家境贫困,1992年高中毕业后就外出闯荡,先后在贵州、江西和湖南怀化等地经商,2000年在怀化涉足房地产业,事业逐步发展壮大。2005年,他与人合股成立了一家上规模的房地产公司,逐渐积累了可观的财富。
一个偶然的机会,李玉阳了解到猕猴桃巨大的市场价值,能否在家乡也发展种植猕猴桃?李玉阳反复琢磨和论证。李玉阳发现,由于村民生产方式单一,没有好产业支撑,青壮年大都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老人、妇女和小孩无力耕种土地,合辉村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田土被抛荒。
2012年,李玉阳请来专家在潭府乡进行土质、水质检测和气候条件论证,结果表明该地符合种植条件,猕猴桃完全可以在当地安家落户。于是,他决定开始种植猕猴桃,让它变成家乡父老乡亲的“致富果”。
自2013年以来,李玉阳陆续在潭府乡的中潭村、上潭村、周家村和樟树村等地流转土地4000余亩,重点用于发展猕猴桃及蓝莓、无花果等特色水果产业。
打造出口示范基地 就业“足不出村”
2013年8月,新邵县玉辉农林开发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着力打造以“金艳猕猴桃”“东红猕猴桃”为主打产品的生态种植基地。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免费为农户提供果苗和种植技术,成熟后以保底价格回收,带动农户共同致富。
已过古稀之年的刘定秀在公司上班,每个月就可以挣到近3000元的工资。李玉阳在合辉村开始种植猕猴桃后,刘定秀等留守村民便有了就业机会。他们将手中田地流转,同时为猕猴桃基地干活,每天能获得100元至170元不等的报酬。去年,该公司共为村民支付工资和土地租金430余万元。
目前,李玉阳已在基地建立猕猴桃分选车间、冷链物流储藏库、肥料仓库和观景平台。计划在2022年前,在潭府乡及周边乡镇建设万亩优质猕猴桃出口示范基地,并以此为中心,建设猕猴桃新品种试验示范园、核心示范园、生产示范园、苗木繁育基地、物流贮藏区及农产品加工厂。
贫困户变股东 脱贫有希望
经过5年多的精心培育、规划建设,玉辉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家集猕猴桃、蓝莓、无花果、软籽石榴等特色产业开发、种植、深加工、冷链销售和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公司以猕猴桃为主打的特色产业成为新邵县脱贫致富的“黄金果”,也是贫困户脱贫摘帽的希望所在。2018年,该公司与潭府乡、太芝庙镇、潭溪镇7792名贫困户签订委托帮扶协议,当年贫困户直接分红261万余元。
74岁的李雨素老人是合辉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说起猕猴桃产业给自己家带来的变化,他感慨万千:“搭帮李老板,让我这个老人还能在家门口做点事,每年能拿到2万多元的工资。”在该公司的带动下,李雨素通过土地入股等方式成为了特殊股东,每年有了固定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