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不少家长给孩子们报了培训班,报两三个班补习都习以为常。那么,孩子们的暑假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呢?
8月12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这个暑假,李女士给女儿报了五个培训班。每天早上8时,9岁的小英(化名)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学习。每周,除了周日上午没有课,其余时间都被暑假培训班排满了。每周一、三、五上午8:00-10:00,上奥数课,二、四、六上英语课,周一至周五10:00-12:00学跳舞。另外,每天14:00-15:30学跆拳道,16:00-18:00上作文课。因为上午两门课排得很紧,小英经常会迟到或早退。
报这么多补习班,难道是成绩不好吗?小英说,她数学95分,语文97分,可是她还没有考过双百分,想通过补习再提高一下。谈到自己的爱好,小英开心地说:“我喜欢跆拳道,在电视上看见女孩子学跆拳道觉得很酷。”
小琪(化名)是三年级的学生,她是自己主动要求父母报英语和舞蹈两个培训班。之所以报英语培训班,是因为英语成绩不好,想在这个假期“充充电”。而想学跳舞是以前看见别的小朋友在跳舞,自己也想跳,同时还可以锻炼身体。
这个假期,张女士也给6岁的女儿报了围棋、画画和珠心算三个培训班。对于孩子的心声“我讨厌珠心算”,张女士表示,不想让明年就要上一年级的女儿和她哥哥一样数学偏科,所以给她提前“补课”。
对于为什么要送孩子去培训班,有的家长说,班上同学都学了,你不上培训班,会觉得低人一等。也有的家长表示,与其让孩子在家看电视,还不如上培训班玩玩。
华夏方圆学校校长周秋平分析,孩子们假期里辗转于各个培训班之间这个现象,一方面说明家长对孩子们的教育越来越重视,教育投入在增加。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家长们的焦虑,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孩子们假期里是否可以参加培训班,参加什么培训班?对于这个问题,周秋平认为,首先得看孩子的意愿,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选择参加什么培训班。孩子们感兴趣了,自然就乐此不疲,学有所获。如果家长单方面地出于攀比心理,害怕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把这种压力强加到孩子身上,却忽略了他们内心的感受,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周秋平说,孩子们的假期应该真正属于孩子们,建议家长们在假期里多陪伴孩子,指导孩子广泛阅读,鼓励孩子们多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带领孩子们走进大自然,领略祖国大好河山,了解各地风土人情。学在生活,学在社会,学在路上,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