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进入浅冬,菜肴过夜不会坏掉的时候,父母就在琢磨着选个时日,准备做猪血丸子。
把一年辛辛苦苦种出来的黄豆,再辛辛苦苦地把它们变成一个个黑黝黝的猪血丸子。为的是离家在外的儿女们,能够尽早吃到家乡的特产,早一点尝到家乡的味道。
因为打豆腐做猪血丸子太繁琐太累,这么多年以来已经无数次的对父母说不要给我们做了!可是,父母的心里年年记得给我们置办家乡特产。只会提前,不会拖后。
一天早上打电话回去,电话响了几遍,无人接听。心里着急,中午又打,又一连打了几遍,电话终于接通了!快人快语的母亲,一口气芝麻开花一样说了一大通,今天天气好,两个人正在揉猪血丸子,哪里有空接电话,双手都是肉泥豆腐泥。
我知道,要把几斤肉剁碎,要把两磨豆腐揉绵搓成泥,是一件艰巨的工程。
往往父亲在砧板上剁肉泥,母亲就在大荷叶锅里拰豆腐。搓一阵按一阵揉一阵,可谓千锤百捏,才会把豆腐搓碎成泥。待倒入父亲剁好的肉末,母亲继续按压揉搓,拌匀翻拍,父亲再切一些葱蒜姜末,花椒粉,桔子皮,母亲又是一顿翻拍按压揉搓,这样下来,豆腐泥如同擀好的面团一样柔韧。
万事俱备以后,母亲把最后一道工序交给父亲来完成,就在专制的铁丝架上平铺一层柔软的松针,坐等父亲在上面工工整整地摆放一个个捏造成型的猪血丸子。
刚刚揉好的猪血丸子,停放一两天,让它们自然风干一下,再上炉架。这样熏烤出来的猪血丸子不会空心,刀一切,是个什么样就是个什么样,一点儿也不会烂,风味纯正,不会变味。
上炉架不到一个星期的猪血丸子,口味最好,既有了腊货的味道,又有了豆腐的清新。
再过了时日,猪血丸子逐渐变硬,成了真正的腊货!吃起来香,下饭下酒都是拿手好菜。
若逢来客,杀鸡来不及时,先煮一个猪血丸子,主人方便,来客欢喜。
猪血丸子随便搭配什么都是合适的一道菜。青椒炒,肉末炒,干炒湿煮,油炸一下也行,好像没有一样不适合的。只是油炸一下,要牙口好的人才会去做的一种吃法。
只因如此,父母的猪血丸子,给简单生活的我极大改善。时不时地只需上街买一点肉,把它们分切开来放在电饭煲里一煮,就是一天的美味佳肴。
某某与同事一起吃饭的时候,她们总是感叹一声:
你总是有吃不厌的猪血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