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3

故乡的橘子树

大祥区城南学校2107班 唐颖涵

每个人都有藏在心底的珍爱之物:或许是枕边软绒的布娃娃,或许是掌心精巧的手办,又或许是巷口那株香透半条街的桂树……而我最偏爱的,是故乡土坡上那棵陪我长大的橘子树。

这棵树是我和小伙伴们蹲在土坡上,攥着皱巴巴的橘籽埋下的。刚冒芽时,它矮得只到我膝盖,纤细的枝干上蜷着几片嫩得能掐出水的新叶。入夏后,油亮的叶丛里攒出了圆溜溜的小青球——小时候嘴馋,偷摘几颗塞进口中,又酸又涩的苦味瞬间裹满舌尖,我皱着脸吐出来,妈妈笑着揉我的头:“傻孩子,这是橘子,得等黄透了才甜呢。”

秋风一凉,我便约上伙伴们往土坡跑。橘子树早被金晃晃的果实压弯了枝,圆滚滚的橘子坠在梢头,像谁挂了满树小灯笼。我从田埂边抽根长木棍,踮脚往枝桠上轻轻一敲,“咚咚”几声,饱满的橘子便滚落在草叶间。我撩起衣角兜住它们,伙伴们凑过来,你分三颗我拿两颗,指尖都沾着橘子皮清清爽爽的香。

吃剩的橘子皮我们舍不得丢,攒起来送给隔壁的张爷爷。他总把皮摊在竹匾里晒得干透,收进瓷罐中——后来我才知道,这晒干的橘子皮是陈皮,泡在茶里能添一缕温香。张爷爷还会把鲜橘子剥了肉,晒成果干,裹在油纸里分给我们,甜丝丝的果香能在口袋里留一整天。

这棵橘子树,是我童年的“秘密朋友”。和伙伴吵架了,蹲在树下数对错;受了委屈,把脸贴在凉丝丝的树干上,听树叶沙沙像在安慰。捡到漂亮石头、考了好成绩,都要跑来和它分享,再舀半瓢清水浇下。

如今再见金黄橘子,指尖仿佛还沾着当年的果香。那棵树、兜着橘子的衣角、晒陈皮的竹匾,都裹在童年的风里,轻轻落在翻开的日记本上。

(指导老师:李强 康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