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爷爷奶奶共度的那个重阳,让我读懂了“敬老”二字的含义。
那天,天刚蒙蒙亮,爷爷就叫醒我:“走,采茱萸去!”我们踏着晨露来到后山。爷爷指着枝头上红彤彤的茱萸果说:“这是重阳的‘守护神’,插在身上能保平安。”我踮着脚摘下几颗,小心翼翼地放进爷爷的布兜。爷爷一边教我辨认茱萸,一边讲起他小时候登高的故事。
回到家,看到奶奶正忙着蒸重阳糕。糯米粉加水拌匀,铺上红枣、核桃,再撒上一层金黄的桂花,上锅蒸片刻,香气便弥漫了整个屋子。出锅时,奶奶特意给了我一块最大的:“吃了重阳糕,岁岁登高。”我咬了一口,软糯香甜,那味道至今难忘。
午后,我们全家去登后山。山路蜿蜒,奶奶走得慢。我便牵着她的手,像小时候她牵我那样。走到半山腰,奶奶喘着气说歇会儿。我赶紧从背包里拿出提前准备的温水和毛巾,给她擦汗。爷爷笑着说:“我们家孩子长大了,会疼人了。”听着爷爷的话,我心里暖暖的。
登顶后,极目远眺,只见稻田翻着金浪,村庄错落有致。爷爷指着远方说:“登高不仅是看风景,更是盼团圆、祈长寿。”我望着身边的爷爷奶奶,突然明白,重阳的意义是陪伴。
如今,每当重阳节来临,我都会想起那个充满温情的日子。它让我懂得,敬老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藏在采茱萸的陪伴里,融在递温水的细节里,刻在每一次用心的关怀里。这个重阳,我要把这份温暖延续,让爱常在身边。
(指导老师:曾媛媛 颜姣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