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7

绥 宁

全链条防汛体系经受住暴雨考验

邵阳日报讯(记者 兰绍华 通讯员 李玲 黄开龙 实习生 兰峰)10月13日,省应急委员会办公室发布湖南省2025年度“十大典型避险避灾案例”,绥宁县寨市苗族侗族乡“6·21”暴雨山洪灾害群众成功避险避灾案例入选。

今年6月21日,绥宁普降大雨。寨市苗族侗族乡遭遇的汛情严峻——最大雨量达145.9毫米,短时间强降雨导致河水水位暴涨,道路塌方、山体滑坡等灾害频发。危急时刻,该乡各级责任人连夜迅速到岗,深入村组、重点区域排查,紧盯雨情、水情和地质灾害隐患点变化。乡、村干部分工协作,拍门呼喊预警,耐心劝说转移,同步上报险情。转移途中,干部们背着老人蹚过积水,冒雨折返将偷偷回家的老人带回安置点……这起预警精准、处置有力、避险有效的典型案例,是绥宁构建的全链条防汛体系在实战中的有力体现。

绥宁建有一套标准化备汛体系。每年3月,县应安委下发备汛通知,以清单制明确工作目标。防汛责任人清单,实现从县级领导到基层巡查员的全节点覆盖,每处隐患点、每座水库电站均有专人负责。防汛抢险队伍清单,整合消防、民兵等力量,组建县、乡、村三级队伍并明确技能分工……县应急管理局提前两个月筹备防汛演练,组织专家实地勘查选址,针对景区、沿河村落等不同场景设定险情,通过多部门协同演练优化流程。此外,采用“乡村自查、部门专查、防指督查”模式,在汛前排查整治各类隐患。

在监测预警环节,绥宁构建了“技术+人力”的精准传递网络。气象部门实行“6小时预报、3小时预警、1小时叫应”机制,借助雷达回波、卫星云图追踪降雨云团,实时共享雨情和水情信息。县应急指挥部联合多部门24小时值守,一旦启动应急响应,就通过应急广播循环播报、干部敲锣喊话等方式传递预警,直达每户。

在应急响应环节,绥宁形成了“统筹调度+前置救援”的高效格局。县委书记坐镇指挥、县长赴一线督导成为常态。县应安委统一调度水利工程进行错峰泄洪。从抢险、电力、通信等领域组建专业应急队伍,提前进驻风险较高区域待命。基层则由“党员突击队+应急抢险队”对隐患点实行驻点值守,开展“敲门式”转移,确保应转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