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7

“湘超”:一场全民参与的狂欢

曾小慧

9月以来,“湘超”在全网火爆出圈。

一时之间,绿茵场上的精彩瞬间、激情呐喊的视频和“湘味”十足的热梗,持续霸屏网络。

这项湖南人自己的足球联赛,悄然成为这个秋天最接地气的顶流。

“湘超”到底有多火?

9月7日,长沙贺龙体育场的揭幕战涌入40877名观众,4万球迷的呐喊响彻夜空;

“湘超”球票更是一票难求,各市州拼手速抢票大战激情上演,球迷戏称“球票比周杰伦演唱会门票都难抢”;

9月12日与28日,邵阳队在主场分别迎战湘潭队与株洲队,市体育中心座无虚席,遍布12个县市区的33个“第二现场”同样人山人海;

网络上,围绕“湘超”的玩梗大赛如火如荼:“友谊第一、比赛第二、长沙第十四”这类充满自嘲与幽默的网络热梗取代了传统的体育精神口号,邵阳“宝哥哥”和他的十三个妹妹系列短视频引网友催更,永州的“挂票”“砖票”“相亲票”更是让全网惊叹“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湘超”的热度,早已超越体育赛事本身,演变为一场席卷三湘四水的全民狂欢。

“湘超”之火,绝非偶然。

在历史长河中,人民群众始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湘超”,正是将这一宏大叙事具象于绿茵场——它始终把人民群众置于赛事的中心位置,让人民真正成为这场狂欢的主角。

球员选拔的低门槛,让普通人站上赛场中央。不同于专业联赛的精英化筛选,“湘超”没有严苛的职业履历限制,球员身份五花八门,有中学生、大学生,也有教师、快递员、程序员、汽修厂技师……主打一个“业余”。这种选拔机制,为所有热爱足球的普通人搭建了一个追逐梦想的舞台,让足球回归“人人可踢”的纯粹本质。

9.9元的票价,则彻底打破观赛的经济壁垒。价格的亲民,本质是对人民需求的回应。相较于国内职业联赛动辄数百元的票价,“湘超”用一碗粉的定价,撕开了足球与大众之间的隔膜,让人人买得起票、看得起球,让看球从“奢侈消费”回归“日常乐趣”,真正把“看球自由”还给了老百姓。

“第二现场”的铺设,进一步推动足球融入市井生活。公园广场的大屏幕前,孩子们被球员的拼搏精神深深打动;商超空地上,人们边喝奶茶边讨论战术;夜市的烟火气中,居民们吃着烧烤激情呐喊……足球从专业“赛事”变成“社区谈资”“家庭活动”“朋友聚会”,真正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全民玩梗,本质上是人们用自己的方式,共同书写属于湖南的足球故事。正如网友所说,“湘超的快乐,一半在进球,一半在玩梗。”网络上那些疯传的热梗,解构了传统体育的严肃叙事,代之以充满烟火气与幽默感的表达。它不仅点燃了全民热情,更在笑声中凝聚起人们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湘超”为什么这么火?答案或许正在于:它不只是一项赛事,更是一场全民参与的生活叙事。它的火爆印证了一个朴素的道理:真正的热潮,必由人民创造、为人民共享。

“湘超”之火,烧出的是人民足球的本来面貌——简单、快乐,属于每一个人。它启示我们,唯有让足球回归大众、扎根生活,才能获得最持久、最蓬勃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