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1

看 山

陈善勇

某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商城里瞥见一款名叫“看山”的酒。心中一动,便买了一瓶回家。我想知道,“看山”到底是什么味道。

为什么好奇?大概是因为,我真的“看过山”。

小时候,家里贫寒。父亲主动接过族里的一份差事——看山。看山有一点点补贴,但极微薄。那是一片宗族共有的山林,树木葱郁。他须每日巡山,以防有人盗伐。父亲时常要求我和他一起去巡山,但因要走很远的路才能到达山林,我并不情愿去,有时却也不得不去。于是,“看山”就成了我少年生活的一部分。现在想来,父亲想的应该是我们回程的时候可以多捡些柴火、扯些猪菜带回去。

那时我只知道,看山是为了举办“清明会”。每年清明前,族里会挑一些大的树木卖掉,换来的钱买一到二头猪用以祭祖。祭完祖后,大家就可以大快朵颐地吃席了。另外,做厨的还会给每个男丁打包一份粉蒸肉。在我小时候,能吃上一顿肉,近乎奢侈。

一旦树木被偷,“清明会”便开不成,看山人也要遭族人指责。孩提时只要听说“清明会”可能取消,心里就空落落的。稍大一些,我才明白,卖树的钱除用于办会,还会分少许给看山人作为酬劳。原来,“看山”不只是一桩生计,更是一份责任、一种担当。

我外出工作后,族里仍选人看山,且每年办会,但年年都会传来树木被偷、沙土被盗挖的消息。我想是大家渐渐吃得起肉了,看山这件事也就不再那么紧要。

某个暑假回乡,我见到一对爷孙正要上山。老人步履缓慢,孩子跟在一旁,雀跃天真。看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背影,我蓦地想起了我跟着父亲去巡山的情景。

那瓶名为“看山”的酒,我一直没有打开,也许它本就不是用来喝的。看到这款酒,想起当年的看山事,这酒的滋味如何也就不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