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9

铁证如山 警醒后世

——邵东档案馆《圣战美术》画册昭显侵华罪行

邵阳日报记者 杨吉

侵华日军遗留的《圣战美术》画册,本为炫耀侵略“功绩”,却沦为其暴行最直白的自供状。如今,这本画册静静陈列于邵东市档案馆,以沉甸甸的历史分量,向世人敲响铭记历史的警钟。

9月17日,记者走进邵东市档案馆,近距离探访了这本被誉为“镇馆之宝”的画册。画册纸张已泛黄,印刷于日本昭和十四年(1939年),由日本陆军美术学会等机构以日文编撰发行。画册分为陆军作战纪录画、前线、雕塑(图)、参战勇士作品等4个部分,原收录249幅作品,现存224幅。

画册中的画作,多由日军随军美工在侵略前线战地现场绘制。据画册序言记载,“九一八事变后,众多持画笔的人拿起枪杆应征入伍,另有300多名画家立志以画笔‘报国’”。

画作旁配有100至300字的文字说明,目录前印有侵华陆军大将、甲级战犯松井石根撰写的序言,以及侵华重要头目板垣征四郎等人的题字。更值得注意的是,画册前15幅纪录画,均经过日本皇室审览,足见日军对这本“侵略宣传册”的重视。

这些画作主题直指日军侵华累累罪行:《宛平县城攻击图》《古北口总攻击图》《海南岛热国征旅》等作品,将日军的野蛮进攻与疯狂掠夺赤裸裸地呈现出来。

邵东市档案馆馆长尹鹏程介绍,这本画册是档案馆工作人员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征集入馆,“这些绝非普通历史资料,每一幅画都是侵略者亲手留下的铁证。”

画册中的诸多细节,更让人愤怒。《居庸关战斗图》的注释,记录了中国军队奋勇迎击日军铃木兵团千田部队的场景,却被日军狂妄描述为:“我军从八月二十一日拂晓展开猛攻……一昼夜未奏效……至二十二日夜间,终夺城墙一角、占领瞭望台,取得了自成吉思汗以来攻破关门的成功”;《开封突入图》旁则清晰标注:“1938年6月5日下午8时45分,从城东北角突入”,精准记录了日军攻陷城池的时间与路线;《大场镇》的说明更字字扎心:“所见房无一间完整,竹无一根未断”,日军本想炫耀“战绩”,却无意间留下了城镇遭摧残、满目疮痍的实证。

比画作更露骨的,是画册中暴露的侵略野心。松井石根在序言里狂妄叫嚣:“必须战斗到粉碎敌国为止”。整本画册刻意回避“中国”二字,全程以侮辱性词汇指代,尽显对中国的蔑视;在描绘北京时,更妄图将其称作“东洋文化的精华”,试图歪曲历史,将中华文明纳入所谓“东洋范畴”。

“这不仅是对中国领土的掠夺,更是对中华文明的觊觎与践踏。”尹鹏程语气沉重地说。

为让更多人直面这段历史,邵东市档案馆已完成画册的电子扫描工作。尹鹏程表示,下一步将推进网络档案馆建设,把这本记录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罪行的画册数字化上线,让更多人直观见证日军犯下的罪行,以此警示后人勿忘国耻,铭记历史,振兴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