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时,新邵县某小区渐渐安静,多数人家已熄灯入睡,而周彩艳书房里的台灯依然亮着。摊开的数学教材旁是写满批注的教案,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是正在细致调整的课件——8月20日,距新学期开学不到两周,这位潭溪镇中心小学的数学教师已提前进入“开学状态”。
七年来,周彩艳始终扎根乡村教育一线,将“教书育人”融入日常教学。她的履历不仅记录着一连串荣誉,更见证着她扎实前行的足迹:2020年所带六年级数学质量检测获县级二等奖;2021年斩获六年级综合质量检测县级一等奖;连续四年教学效果评价满分。
“那些抽象的数学公式,周老师总能讲成我们身边的故事。”一位曾数学偏弱的学生说。她擅长用动画和生活实例,把晦涩知识变得亲切可感,让数学课妙趣横生。经她点拨,许多畏惧数学的孩子成绩大幅提升,更有不少学生在县级竞赛中脱颖而出。
她的探索不止于学科教学。2024年,她自主设计的禁毒课件获县三等奖,安全教学教案摘得县级二等奖;由她指导学生开展的“宪法晨读”活动,已成为学校法治教育的亮眼品牌。她也因此获评县级“学宪法讲宪法”优秀个人。尽管荣誉不断,但是她始终谦逊,将成绩归功于集体:“每一次深夜教研、同事们的无私分享,还有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都是推着我往前走的力量。”
在她眼中,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独特的种子,只是花期不同。一年级新生黄雅楠(化名),父母离异,父亲常年在外务工,年迈的爷爷奶奶勉强照顾起居,学习和心理上难以顾及。长期缺乏关怀的她,一度厌学:上课注意力涣散,作业拖欠,成绩落后。
周彩艳敏锐注意到这个沉默的小姑娘。她从家访入手,利用课后时间耐心交流,并定期与其父亲沟通,特别强调孩子的每一点进步。渐渐地,家人减少指责,多了鼓励。当黄雅楠倾诉烦恼,周彩艳总会停下手边的事认真倾听,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在乎的是我这个人,而不只是分数”。心结,就这样一点点解开。
一个学期后,黄雅楠不仅能按时完成作业,还会主动请教难题;课堂上眼神专注了,甚至能举手分享解题思路。期末,她的成绩从班级后十名跃升至前十,完成了一次鼓舞人心的“逆袭”。
周彩艳用七年光阴,诠释“传道授业解惑”的深刻内涵。她以一盏灯、一份教案、一腔热忱,照亮乡村孩子前行的路,温柔守护他们成长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