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清晨,暑气未消,国网邵东市供电公司负责人已率60余名员工集结完毕,分成9个小组奔赴各供电所,通过“领导带头+专业协同+基层联动”三级联动机制,全面启动高跳线路巡视测温工作。
该公司以三级联动机制为保障,以创新科技为支撑,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在迎峰度夏大考中交出了一张“保供电、惠民生、促发展”的出色答卷。
●科技赋能,“狙击步枪”清障
“宋群线17至18号杆A相中段发现塑料异物,立即上报!”输电运检班李鑫在高精度巡视中第一时间发出警报。同事王烽懿迅速操控无人机复核。
仅5分钟,2人迅速启用“电网异物远程清除器”。校准、瞄准、“击发”,一道无形光束直刺高空,数秒后,覆膜被精准切断、飘落,全程未停电。
“这相当于给运维配了‘狙击步枪’!”王烽懿感慨,“以前迎峰度夏最怕这类隐患,现在几分钟就能解决,供电丝毫不耽误。”
目前,该公司已将激光清障、无人机巡检深度嵌入运维体系:使用无人机效率提升了数倍,激光清障已实现数十起“零停电”处置。科技,正成为迎峰度夏最硬的“底气”。
●“桩”点乡村,织密绿色充电网
迎峰度夏保供电,不仅保的是“空调电”,更是“出行电”。随着农村新能源汽车普及,“充电难”成了新问题。近日,灵官殿镇新建的充电站投运,成为村民的“及时雨”。
“老王,这下充电不用特地跑城里了吧?”供电所员工老周笑着问。“可不嘛!以前天热开空调掉电快,充电还得折腾半天。现在镇上就能充,方便多了!”村民王先生喜笑颜开。精准推进的专项行动“桩点乡村”,为群众生活带来新便利。
“我们不是简单‘铺摊子’,而是‘按需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每个选址都经精准摸排,全部“因地制宜、资源复用”。
目前,该公司正联合政府加速推进“乡乡全覆盖”绿色充电网络建设,推动“车找桩”变为“桩等车”。
●农网升级,“民心电”满格
迎峰度夏正值黄花菜烘干加工旺季,电力稳定直接关乎农民的“钱袋子”。在流光岭镇龙胜村,采收刚结束,农网升级施工全面展开——十余名施工人员协同立起新电杆,银线划破长空。
村民老陈推车路过,喊道:“师傅辛苦,今年烘黄花菜再也不怕电带不动啦!”现场负责人笑道:“您放心,电一定尽快送上!”
龙胜村是黄花菜主产区,但老旧电网曾是种植户心病:烘干机难以带动,村民常深夜抢工,鲜菜变质频发。今年,国网邵东市供电公司投入300多万元实施电网升级:改造5个台区,新建与改造线路14.6公里,新增2台大容量变压器。工程完成后,村域供电能力将大幅提升,不仅能满足全村烘干机同时运转,还为产业深加工预留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