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风既连着党风,反映思想境界、体现党性修养;又关系到作风、政风,折射人品官德,引领社会风尚。那么,好的文风究竟来自哪里?
来自务实的作风。作风实则文风正。朴实是文章永久的风格,也是最有生命力、最有影响力的文风。领导讲话不是猜谜语,也不是卖弄学问,目的是便于让人接受、指导工作。而党员干部常常面对的是老百姓,只有讲平实的大白话、百姓喜闻乐见的话,群众才听得懂,才会收到入脑入心的效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推动改进文风,做到平“语”近人。比如一句“中国梦”,聚集百姓语,汇合百姓心,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种“能量语”,明确方向,激励斗志。又如“一张蓝图绘到底”“撸起袖子加油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打铁必须自身硬”“打虎”“拍蝇”“猎狐”“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等等,这些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源于实践指导实践的大白话,说的也是老百姓的嘴边话,讲的是老百姓心头事,表达了为人民服务的真挚感情,体现出心系群众关注民生的优良作风,透露出坚定坚毅的信心信念,让我们对中国更加美好的未来充满了热切期望。
来自正确的学风。文风反映学风,学风决定文风。学风唯正,文风唯实。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讲话不是聊天、吹牛皮,而是要研究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落实,所以一定要有针对性,要务实管用。时下,少数干部喜欢讲官话、套话,不着边际,泛泛而谈,既不提出问题,也不分析矛盾,既没有自己的鲜明主张,也没有解决问题的实在措施,毫无新意,没有用处,听了让人厌烦。这样的干部就是因为学风不端而导致文风不实、作风不正,工作上缺少调查研究,思想上缺乏责任担当。只有把调研做扎实了,将情况摸准了,把问题弄明白了,讲起话来就能一语中的,分析问题就能一针见血,谋划对策就会切中要害,群众听了就会一呼百应。
来自高尚的人品。文品反映人品,人品决定文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讲的就是人品。“文如其人”也包含这个意思。列宁曾说:“我们的力量在于讲真话。”只有讲真话、道实情,才能获取真理、坚持真理,才能让人信服。为此,我们党一再告诫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将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工作中一定要报实情、讲真话,如实地反映客观情况,实事求是地揭露问题,踏踏实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这既是党员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人品官德的起码要求。
(作者系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