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7

聚合力强履职 出实招破难题

——我市大抓落实推动“三会三文”精神落地生根

邵阳日报记者 刘小幸

“路通了,心也顺了。上次赶集时和人大代表提了建议,政府马上就开展集贸市场专项整治行动。”8月23日,城步兰蓉乡新寨村村民王大爷看着整治后宽敞通畅的道路,向人大代表竖起了大拇指。兰蓉乡的赶集日是当地群众的重要社交和经济活动日。乡人大代表选择这一时机,带上桌椅板凳,深入集市一线,“零距离”倾听民声、宣传政策、解决难题。

这是我市贯彻落实“三会三文”精神,推动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一个鲜活场景。今年以来,我市以“大抓基层、大抓落实”为导向,通过三级书记领航、清单管理赋能、协同联动发力,将“三会三文”精神转化为人大工作提质增效的“邵阳实践”,交出了一份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答卷,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在基层治理中充分彰显。

三级书记带头干 责任链条拧得紧

在“三会三文”精神贯彻中,我市始终强化党委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通过“纳入党委调度、纳入书记日程、纳入年度要点”,推动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作为“第一责任人”,市委书记严华率先落实“四个一”任务清单:1月专题听取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工作汇报,3月与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明确履职方向,6月主持召开代表重点建议督办协调会破解民生难题,7月走进隆回代表团第一代表小组参与活动,倾听基层声音——每一项举措都紧扣“三会三文”精神要求,为全市各级党委作出示范。

在市委的示范带动下,县乡两级书记同步“跟跑”。全市各级党委将“三会三文”精神学习纳入常委会会议重要议题,市委今年来听取和阅示人大工作汇报30件次,研究部署9次;各县市区党委书记带队调研人大工作,现场解决队伍建设、经费保障等难题;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牵头落实人大工作要求,推动乡镇人大主席、人大街道工委主任专职专责,不参与政府工作分工,确保基层人大精力集中。

如今,我市已构建起“党委领导+人大行权+各方落实”的闭环体系,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专职组成人员比例均超60%,主任全部专职配备,基层人大“有人干事、有精力干事、有条件干事”的基础愈发牢固。

清单管理划重点 基层落实有方向

“以前干工作常摸不准重点,现在有了清单,每项任务都有‘时间表’‘责任人’,一目了然!”洞口县人大常委会工作人员拿着《“四个年”任务分解清单》介绍说。为破解“任务模糊、落实乏力”难题,让“三会三文”要求落地不打折扣,我市构建起“1+4+N”清单体系,以精细化管理打通落实“堵点”。

——“1个总清单”定方向。市委出台邵市字〔2025〕1号文件《关于贯彻落实〈中共湖南省委关于推动新时代全省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责任清单》,条目化、清单化明确各级各部门责任分工,下达56项重点任务,为全市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总遵循”。

——“4个年清单”定任务。市人大常委会将2025年定为“大抓落实年”“基层建设年”“制度建设提升年”“创新争先年”,细化分解100个大项、300余个子项目,确立16个方面的创新探索、品牌打造目标,每项任务均明确牵头领导、责任委室和完成时限。

——“N个专项清单”抓落地。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分块联系县市区、乡镇(街道),各专委会和工作机构负责人分线联系部门单位,指导各级各部门结合职能制定个性化清单,切实解决“不会干、不善干”问题。

清单之外,更有“硬督导”保驾护航。市人大常委会建立“六单管理”模式(任务清单、责任清单、问题清单、整改清单、督办清单、销号清单),实行“一月一调度、一季一通报、半年一讲评”;7月底至8月初,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率队,以“四不两直”方式暗访7个县市区的代表联络站,现场交办问题。在这样的机制下,代表联络站实现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的转变:通过“百站调研”和“优化提质”行动,全市代表联络站整合为559个,建成示范站32个。今年以来,人大代表依托联络站为群众解决就业、就医、基础设施改善等实际问题2.9万件次,真正实现“代表在身边、服务零距离”。

实干创新结硕果 民生答卷暖人心

“以前三天两头迎检查,现在涉企检查有了监督,检查频次和流程都规范了。”湖南幸福时代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肆云指着“营商码”直言。市人大常委会推动出台《规范涉企执法检查规定》,所有涉企检查必须扫码备案,智能系统对重复检查实时预警。制度推行一年半,涉企检查频次直降40%,企业终于告别“迎检疲惫症”。

这是市人大常委会以“数字化监督”创新涉企管理、服务发展大局的生动成果。

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创新推行“述查评督”四字工作法开展法治政府建设专项监督,实现人大监督与审计监督、巡察监督、司法监督、代表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七个贯通”,监督精准度、实效性显著提升。同时围绕“法治护绿”,推行“生态年检”制度化体系,聚焦资江保护加强监督;围绕“法治护企”,开展“四年四连督”,助推邵阳营商环境从“后进”跃居“先进”;围绕“法治护安”,创新监督方式精准发现问题,相关工作获中央、省级主流媒体集中推介。

为打破县市区人大“各自为战”的壁垒,让“三会三文”落实经验互通共享,市人大常委会将12个县市区划分为三个片区,于5月23日至28日集中开展“现场比武”——9个示范点依次“亮特色”,3场座谈会现场“议方法”,28份典型经验材料当场“传妙招”,把“一地亮点”转化成“通用教材”。

“全市人大是‘一盘棋’‘一张网’,需要各级人大同题共答、同向发力,做好‘后半篇文章’。”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周迎春在洞口片区观摩座谈会上强调。如今,“学先进、补短板、创特色”的热潮正在涌动:北塔区创新“代表履职积分制”,用“分数”量化代表履职成效;新邵县以“研、述、评、报、督”五字文章构建任后监督机制;绥宁县推行“民生微实事”速办机制、大祥区板桥乡开设“代表问政会”、洞口县花古街道设“居民议事厅”、新宁县清江桥乡开展“民生实事票决制”,直面群众诉求……全市基层人大工作呈现出“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生动局面。截至8月22日,我市在省人大贯彻落实“三会三文”专栏刊发经验报道53篇,“一委室一品牌、一县市区一特色”的格局逐步形成。

从代表联络站里的耐心倾听,到专项监督中的精准发力,再到片区观摩时的经验共享,市人大常委会始终以“三会三文”精神为指引,不仅走出了“务实为民、创新争先”的坚实路子,更通过持续拧紧“责任链条”、铺实“落实路径”、写细“民生答卷”,深化“两个联系”、夯实“三大保障”、建强“四个机关”,让人大工作始终贴民心、富活力,为邵阳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强劲“人大力量”。 (相关报道见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