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2

告别“哐当”声,迎来稳快行

——华夏田园小区老旧电梯换新,居民齐赞好政策

邵阳日报记者 陈贻贵 通讯员 邓礼禄

更换的新电梯视觉上明亮又宽敞。

“旧电梯频繁出故障,如今换了新的,运行又快又稳。多亏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为我们办了件大实事、大好事。”8月12日,大祥区华夏田园小区居民陆风雷的感慨,道出了小区众多住户的心声。近年来,像华夏田园这样的老旧小区中,不少电梯因长期运行已步入“高龄”,零部件磨损老化导致故障频发,不仅给居民生活添堵,更藏着安全隐患,成了群众的“烦心事”。大祥区住建局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将该小区老旧电梯更新改造纳入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范围,对使用久、故障高、隐患突出且群众改造意愿强烈的住宅电梯实施更新,以“小切口”改善“大民生”,切实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和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问题频发: “超龄”电梯成居民“心病”

华夏田园小区建于2007年,分一、二、三期共66栋楼、66台电梯,其中一期22台电梯“服役”均超15年,部分接近18年。这些“超龄”电梯频繁出现线路故障、异响、骤停等问题,成了居民生活的“绊脚石”。

“老电梯就像人老了毛病多,故障率特别高,经常关人、急停、不平层,把老人小孩吓得不轻。小修不断,还经历过大修。”小区业主委员会副主任黎勇说,高楼层居民家里多有七八十岁的老人,电梯成了必需品,频繁停运维修实在让人揪心。随着使用时间增加,电梯老化问题愈发严重:运行速度慢、噪音大、能耗高,钢丝绳、控制系统主板等核心部件老化明显,安全风险突出,居民上下楼总提心吊胆。更麻烦的是,不少零部件厂家早已停产,维修不仅麻烦,费用还居高不下,每次动辄数千甚至上万元,成了填不满的“无底洞”。

无论日常保养还是维修,都只是治标不治本。更换“超龄”电梯刻不容缓,这是居民的迫切需求。物业和业委会多次入户走访、组织居民商议方案,但资金难题成了最大“拦路虎”。

多方联动: 共绘换梯“同心圆”

更换22台电梯并非易事,既要协调多方利益,还要解决资金筹措、居民意见统一等问题。单部电梯更换费用不菲,动辄几十万元。若全靠业主自筹,分摊到每家每户都是不小的负担,尤其对退休老人和困难家庭来说,协调难度极大,很可能因资金问题搁浅。

华夏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朱晓华介绍,当得知使用年限超15年、故障率高且居民更新意愿强烈的电梯,可获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时,居民们都很高兴。电梯更新改造按每台15万元标准补贴,通过“政府补贴+业主自筹”方式筹资。2024年8月,他们向大祥区住建局提交了更新改造申请。“换一台电梯要18万多元,国债补15万元,剩下的3万多元从物业维修基金出,业主不用额外出钱。”黎勇说,正是靠超长期特别国债,老旧电梯才得以顺利更新,从根本上解决了“高龄带病运行”的长期困扰,既减轻了居民负担,也为老旧小区注入了新活力。

虽无需居民多掏钱,但此事关乎每家每户利益和习惯。比如少数低楼层住户觉得电梯更新与己无关,还担心施工噪音、出行不便,这就需要耐心沟通。更新前,社区、街道和住建部门多次组织协调会,围绕安装必要性、资金筹措、电梯选型等核心问题,邀请电梯专家、项目方和居民代表面对面交流。在充分协商基础上,方案最终获绝大多数居民支持。这场电梯“焕新”,不仅是设备升级,更暖了民心——从政策关怀到社区排查的细致,从业委会、物业、居民的协作到职能部门的支持,处处彰显服务温度与细节关怀。

电梯换新: 开启美好生活新篇章

因集中换梯工程量大,施工方尽量避开居民休息时间作业,同时提供临时无障碍通道或协助服务,最大程度减少对居民出行和生活的影响。针对小区复杂的管线和井道条件,施工方派出经验丰富的技术团队,提前详细勘查现场,制定科学安全的专项方案:采用灵活吊装方式、对关键管线临时保护或迁移、优化工序缩短工期……

历经3个月紧张施工,今年4月底,小区一期22台新电梯正式“上岗”。看着崭新、安全平稳的电梯投入使用,居民们打心底里高兴,生活品质和安全保障都上了新台阶。

安全舒适是居民乘梯的最大诉求,新电梯在这方面提升显著:轿厢内装了扶手,灯光明亮,内壁采用镜面设计,视觉上更显宽敞;电梯运行平稳,液晶屏上的楼层数字清晰跳动,很快就能到达顶楼。“现在的电梯又安静又稳,还装了扶手和空调,坐着舒心又安心。”正在乘梯的居民周志扬笑着说。

华夏田园小区的“电梯换新行动”,既承载着居民对安全乘梯的期盼,更以新设备消除了安全隐患、提升了出行体验,切实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在政府部门、物业、业委会和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全新电梯已投入使用,为大家开启了更便捷、舒适、安全的美好生活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