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水两岸风景秀丽。
供水部门对地下水管进行检修。
7月22日清晨,一场夜雨刚歇,邵阳街头泛着湿润的水光。几名市政工作人员身着雨衣,专注巡查着双清区一处新竣工的排水口——这个曾被居民抱怨“逢雨必涝”的地方,如今已悄然融入城市坚固的防涝体系。大祥片区、双清片区易涝点改造工程分别完成75%、90%;一期排水防涝工程所有路段全面开工……城市防涝体系建设的加速推进,体现着我市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上的攻坚突破。
2025年上半年,我市城管部门以“固根本、提韧性、优环境”为导向,聚焦城市治理现代化目标,创新管理手段,下足“绣花功夫”,推动城市品质和治理效能双提升。
疏通城市“脉络”
在大祥区檀江街道双江社区,年近七旬的李大爷拧开水龙头,清水哗哗流淌,再也不必为水压不稳而烦恼。这是大祥区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给百姓带来的最直观的感受。今年上半年,该项目完成双江社区主管网敷设23.8公里,连同全市59.3公里公共供水管网的焕新,让更多像李大爷这样的群众告别了“用水难”问题。
与此同时,另一套城市地下“经脉”系统——污水管网也在同步更新。全市新建9.68公里、改造9.919公里的污水管网,如同清道夫般默默保障着城市洁净。日处理量42万吨、负荷率达91.06%的污水处理厂,更是成为城市健康运行的有力支撑。
“管道用久了就担心漏气,现在换上了金属波纹管,心里踏实多了。”家住双清区一老旧小区的刘女士,在燃气安检员完成对新安装管道的检测后不由得感叹。为着力筑牢燃气安全防线,我市完成老旧燃气管道改造3.474公里,隐患整改率达100%,为千家万户拧紧了“安全阀”。
办好“关键小事”
城市精细化管理不仅在地下延伸,更在服务窗口点亮。市政务服务中心城管窗口上半年共办结225件行政许可服务事项,办结率与满意率双双达到100%。每一张满意的笑脸背后,是服务流程的持续优化。
供水、供气服务主动将关怀送到企业和居民身边。供水部门走访企业121次,接听并响应热线2.89万次,满意度超98%;供气“一网通办”服务覆盖缴费、查询等各个流程,上半年为新开非居民用户降低报装成本110万元,以真金白银减轻企业负担。
在回应群众关切上,我市城管部门共办理12345政务服务热线工单950条,办结率100%;信访件办结率97.4%,满意率95.6%。每一个诉求的回应,每一次难题的解决,都在累积着市民对这座城市的归属感。
织就“一张网”
在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信息采集员上报的问题图片在平台上飞速流转。上半年,这套覆盖城区78平方公里的“智慧之眼”共采集城市管理问题上万件,结案率高达99.88%。从井盖缺失到路灯故障,数字赋能为城市管理装上了“千里眼”“顺风耳”,让问题发现得更早、处置得更快。
管理成效还体现在城市的每个角落:春节期间规范设置的16个年货市场,既方便了市民采购,也守住了整洁有序的市容;街道清洁度提升20%,河道保洁整改率达到100%,城市“颜值”悄然刷新;垃圾分类设施日益完善,23座垃圾收集站、944个分类亭、2315个集中投放点和7400余个分类垃圾桶,引导着绿色生活新风尚……
我市城管部门的“绣花功夫”,绣出的不仅是城市管理的精度,更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温度。一针一线,疏通城市血脉,缝合管理缝隙;一点一滴,回应百姓期盼,编织宜居画卷。
“下一步,我们将密切关注群众急难愁盼,不断延伸城市管理触角,提升群众生活环境质量,让城市既有靓丽‘面子’,又有幸福‘里子’。”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