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1

我市推动节能降碳与高质量发展深入融合,单位GDP能耗强度 “四连降”提前达标——

从生产到生活,节能降碳处处“绿”

邵阳日报讯(记者 刘波 通讯员 邹振中)在全球能源形势趋紧、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的背景下,节能降耗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7月9日,记者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十四五”以来,我市紧扣国家“双碳”战略,聚焦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和能源结构调整,推动节能降碳与高质量发展深入融合,实现了单位GDP能耗强度连续四年下降,提前两年完成省定目标,绿色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能源结构优化,绿色电力动能强劲。我市大力推进非化石能源发展,2024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26.3%。全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329.97万千瓦,占电源总装机的67.17%。全市储能建设加速推进,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1万千瓦,位居全省前列。同时,实施煤电机组节能降碳、灵活性改造及供热改造共计264万千瓦,统调火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较2020年下降1.49克/千瓦时,能源结构持续优化。

工业节能增效,绿色制造体系初成。我市持续深化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绿色园区1家,省级绿色工厂26家、绿色园区7家,24家企业正申报2025年省级绿色工厂。2024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原煤消费量较2020年下降22.2%;2025年,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超14.3%,降幅位居全省前列。通过节能监察、技术改造等措施,工业领域能效水平不断提升。

建筑低碳转型,绿色标准全面推广。2024年,全市城镇新增绿色建筑竣工面积346.2万平方米,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87.32%,累计建成绿色建筑2535.31万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稳步推进,累计完成48万平方米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浅层地热能建筑应用面积达19.72万平方米,年均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251千克/平方米。此外,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装配式建筑及光伏建筑一体化加快发展,建筑领域低碳转型成效显著。

交通绿色升级,充电网络全覆盖。全市1781辆城市公交车全部实现新能源化,出租车新能源占比超50%。充电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累计建成充电桩18915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实现全覆盖。通过“绿色出行宣传月”等活动,全市绿色出行比例超60%,低碳交通体系加速形成。

公共机构示范引领,节能降耗成效明显。2024年,全市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同比下降3.57%,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0.46%,水耗下降9.74%。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16个,引入社会资金8228万元,累计节能7942吨标准煤,减少碳排放2130吨。建成公共机构分布式光伏项目52个,年发电量905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872吨。此外,邵阳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低碳公共机构示范单位1家、节约型机关575家,示范引领作用显著。

“两新”行动助力低碳发展。2024年,我市积极推动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63.87亿元,同比增长9.5%;全市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超1.1万人次;家电以旧换新交易8.49万笔,销售额达3.57亿元;农机报废更新51.9万台,有效促进绿色消费和产业升级。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我市将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深化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工作,加快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贡献更多邵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