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7

环保信用亮“五色” 奖惩挂钩实打实

邵阳日报讯(记者 刘波 通讯员 王典红 实习生 杨晨)企事业单位环保信用好不好,看看“牌子”就知道。7月4日,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通过创新实施五档分类生态环境信用评价——绿、蓝、黄、红、黑“五色牌”,并辅以严格的动态修复和部门联动奖惩机制,我市生态环境信用体系建设成果斐然,实现了对企事业单位生态环境信用的全流程、精细化监管。

这套生态环境信用评价以科学、分类为核心原则。我市将各企事业单位的环保信用由好到差,划分为绿牌、蓝牌、黄牌、红牌、黑牌五个等级。评价以公共信用综合评价为基础,整合环评、辐射、监测等多维度数据,历经“初审—复核—公示”三级严谨评定流程。2024年,全市共有744家企事业单位参与评价,其中3家单位获评最高等级“绿牌”,“蓝牌”占比达92.2%,也有12家单位因严重环境失信被亮“黑牌”。同时,邵阳经开区获评“湖南省环保诚信园区”,邵东经济开发区等10个园区入选“环保合格园区”,树立了绿色发展标杆。

生态环境信用评价结果绝非“一评了事”。评价结果不仅在省环保信用平台公示,还同步接入“信用邵阳”系统,打破部门间信息壁垒,实现信用信息跨部门共享。依托“一企一档”动态管理模式,监管部门能够实时掌握企业信用变化,为实施差异化、精准化监管提供支撑。

为鼓励失信企业改正错误,我市建立健全“动态修复”机制。企业完成整改、符合条件后,可申请信用修复。新邵县一家建材企业就是受益者——在投入200万元治理废气污染、通过第三方评估后,其成功修复信用,重获环保许可资格。“信用修复不是‘洗白’,是给企业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但必须基于确凿的整改证据和合规程序。”市生态环境局环评科负责人强调。

最让企事业单位感触深刻的,是评价结果带来的“联合奖惩”。守信者“处处绿灯”:3家“绿牌”企业在环保专项资金申报中获得优先推荐。失信者则“寸步难行”:12家“黑牌”企业被列入信用邵阳“黑名单”,新项目环评审批被暂停,在政府招标和荣誉评选中被“一票否决”。环保信用审查已融入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去年,我市对84个省级基层党组织创建单位、56名省市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候选人、24家拟上市企业进行了环保信用筛查,市“民营企业30强”评选中也首次将环保信用作为“硬指标”。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局将进一步扩大信用监管覆盖面,力争实现重点排污单位信用评价全覆盖,并将深化与组织、发展改革等部门的协同联动,探索将环保信用与企业信贷支持、税收优惠政策挂钩,持续强化“守信受益、失信受制”的长效机制,为“美丽湖南”建设贡献可复制的“邵阳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