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讯(记者 袁进田 通讯员 周爱科 杨贵新)6月30日8时,隆回县桃花坪街道驻永胜社区干部李小方带着一周任务清单来到社区,没有冗长的会议,只有高效的任务分配:乡村振兴、利剑护蕾等重点工作迅速精准到人。“抓紧落实,周五再碰头。”看着社区干部直奔问题现场的身影,李小方深有感触:“精减会议,腾出时间为群众服务,这才是根本。”
自2023年始,桃花坪街道推行“无会周”制度,正悄然改变着基层工作的面貌。它将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将精力和时间转向一线和群众身边,得到街道社区干部和群众的广泛认可,有效激活了基层治理新效能。
“会议少了,干实事的时间多了。”桃花坪街道党工委书记谢永升坦言。据了解,该街道推行“无会周”后,干部不再是辗转于会场,而是深入老旧小区收集改造意见、奔赴田间地头协调水源纠纷等。这并非简单的会议数量削减,而是一场集约高效的决策变革:街道班子带头,“能线上交流的尽量不开会,能合并的会议不单开,可开可不开的会议坚决取消。”街道干部们的感受更真切,过去半天会也许只换来几张通知,如今直面问题,解决速度更快,效率显著提升。“在街头巷尾真正解决一个具体问题,获得的成就感远超在会议室坐两小时。”一位刘姓干部说出了很多同事的心声。富隆社区党支部书记石海兵说:“以前我们跑上跑下参加会议领各种材料,要花费很多时间。如今,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服务社区群众了。”
“无会周”带来了干部时间的“回流”,更催化了服务效能的“跃升”:紫霞园社区的网格员直接登门,为行动不便的残疾老人办理医保年审,省去老人来回奔波;长期困扰某商居楼居民的化粪池溢出问题,在干部下沉后48小时内即被彻底疏通;负责信访的干部感觉“和群众的心更近了”,群众抱怨电话明显减少……
朝阳路经营早餐店十年的李老板颇有感触:“以前常见干部夹着本子赶会。现在变了,他们是带着问题来问:‘下水道堵过没?执照好办吗?’这才是真正给我们办事啊!”
记者手记
桃花坪街道的“无会周”实践,绝非简单抹掉会议日程上的方块。它是以机制创新打破形式主义积弊,倒逼干部走出会议室、沉到问题现场、走到群众身边,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精准投向服务为民的实践中。这份敢于为基层“松绑”、坚定向实效“问路”的探索,为提升治理效能打开了新窗口——效率提升的答案,不在材料汇报中,正蕴藏于街头巷尾的民情与一件件实事的解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