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7

集市上的民主“烟火气”

刘小幸

最近,城步苗族自治县部分乡镇的集市里,出现了一群特别的身影——人大代表。他们带着桌椅板凳,把人大代表联络站搬到了集市上,热情接待每一位前来咨询和反映问题的群众。这一幕,不仅让人感受到浓浓的烟火气,更让人看到了基层民主的温暖与力量。

赶集是城步各乡镇的传统交易习惯。集市不仅是农产品交易的场所,更是群众交流的重要平台。城步苗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以这一传统习俗为契机,积极引导各乡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将阵地搬到户外、摆上集市,人大代表从“坐等来访”转为“主动问需”,让民主的触角真正延伸到群众的菜篮边、摊位前。

这种转变带来的是直抵人心的治理温度。在白毛坪镇的赶集日,人大代表们一大早就来到集市,面对村民反映的“村道泥泞难行”问题,当场记录、即刻对接;在兰蓉乡集市,人大代表4小时收集15条民生诉求,80%问题当场解答或转交办理。这种面对面的交流和实实在在的回应,不仅解决了群众的实际问题,更增强了群众对代表的信任感。一位村民感慨:“以前觉得代表离我们很远,现在他们主动来问需求、解难题,像家人一样。”村民朴素的话语,道出了对这种“零距离”民主的认可。自今年农历五月以来,该县人大代表相继开展集市摆摊20余次,接待群众较同期增长了52%。

这种创新的民主实践并非只是表面上的热闹,实则蕴含着深刻的治理智慧。

一方面,它打破了传统代表与选民之间因时间和空间限制而产生的隔阂,让代表真正走进群众的日常生活,实现了民主的“烟火气”。另一方面,它也考验着代表的履职能力和服务意识,推动代表们更加积极地回应群众诉求,提升服务质量。同时,这种形式也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将民主实践融入群众的日常活动,激发了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了民主与治理的有机结合。

城步苗族自治县人大代表“赶集”的实践,优化了代表与群众的互动模式,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与温度。这种充满“烟火气”的民主形式,使民主的根基深植于群众的信任之中。它让我们明白,民主的活力源自与群众实际需求的紧密结合。唯有如此,民主才能从抽象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从口号化为切实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