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现场。
邵阳日报讯(记者 陈红云 通讯员 贺翔)双下肢如蚯蚓盘踞的血管、久站后火烧般的酸胀感,55岁的黄先生被静脉曲张折磨了整整10年。因畏惧传统手术的长切口与漫长恢复期,他迟迟未治。直到6月12日,邵阳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介入血管科用一场“血管修复魔术”——射频消融联合硬化剂注射术,让他从确诊到出院仅用24小时,彻底告别病痛。
黄先生的大隐静脉曲张已发展至C4期,双腿布满凸起血管团,不仅影响美观,更伴随剧烈酸胀。传统治疗需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不仅有10厘米长切口,还需卧床一周,术后疤痕明显。介入血管科主任朱席政团队评估后,制定“超声导航+射频消融+硬化剂注射”的复合微创方案。
6月12日,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医疗团队全程运用超声设备实时引导,清晰显示大隐静脉主干及分支的病变情况,确保操作精准无误。
手术中,医疗团队化身精密“血管工程师”:射频消融导管如隐形手术刀,精准刺入大隐静脉主干,释放能量瞬间闭合病变血管;针对顽固分支,点式剥脱术配合泡沫硬化剂“靶向打击”,全程在超声实时引导下进行,精准度堪比发丝。这场革新手术全程仅需局部麻醉,出血量很少。
术后,黄先生原本凸起的“蚯蚓血管”悄然消失,黄先生第2日便能下床走路。6月13日,他顺利出院。
对比传统手术长达10厘米的切口、卧床一周的恢复期,此次微创技术堪称“血管治疗界的时空压缩术”——微小穿刺点代替大刀口,无痕恢复满足美观需求,血栓风险大幅降低,彻底打破了静脉曲张治疗的传统困局。
朱席政表示,大隐静脉曲张是常见血管疾病。相较于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需较长切口、剥离血管、术后恢复期较长且可能遗留明显疤痕),本次采用的射频消融联合硬化剂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美观佳、痛苦轻、疗效确切,能有效闭合病变静脉,消除症状,预防并发症等特点。
该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该院在血管微创治疗领域跻身国内先进行列。朱席政表示,未来将持续以创新技术为患者提供“安全、微创、快速”的血管修复方案,让更多人重获自由行走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