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地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进行了轮换交接,有的队员回到单位重新安排工作,有的队员继续留下仍从事乡村振兴工作。其中,有的人想继续做乡村振兴工作却被调回单位,有的人想走却被“留任”。而安排回原单位工作的,有的人安排了好岗位,有的人却被安排到边缘岗位。
于是,虽然各自都有了工作岗位,但一比较,有的岗位轻松,有的岗位艰苦;有的岗位“含权”系数高,有的岗位存在感不强。有些未能如愿以偿走上自己理想工作岗位的,就因此落落寡欢,不满意自己的“位子”,怪这怪那,牢骚怪话满腹,认为领导“分工不公”。
其实,分工不同,有各种原因,具体来讲,有年龄、业绩、资历等多方面因素,也有工作适应性、岗位适配性问题,必须综合考虑。简单地认为“分工不同”就是“分工不公”,是不对的。
我党我军,不管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都倡导“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人皆知的雷锋同志,始终秉持“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信念,无论岗位好坏,任务轻重,从来不挑不拣,均以满腔热情投入工作;八路军战士张思德曾干过通讯员、警卫员、炊事员、烧炭工等多个工作,每一个岗位都做得尽职尽责,无条件服从组织安排;石油工人王进喜从不挑剔工作,听从组织安排,带领1205钻井队从玉门油田赶赴大庆油田,面对极端困难的作业条件,和工人们人拉肩扛运钻机、破冰取水、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井喷,最终打出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生产井,为国家的石油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铁人”。
分工不同,虽有各种原因,但主要还是工作的需要、组织的安排。单位是培养各种人才的“大学校”,我们每一个工作人员,尤其是党员干部,必须坚决做到“自己的小算盘服从革命的大算盘”。党叫我干啥,我就干啥,而且干好啥!无论组织把我们放在哪个岗位上,我们都要在哪里发光发热,干出好成绩。这才是我们应有的胸襟和抱负,应有的态度和表现。
(作者单位:洞口县总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