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超(左一)与商户交流运营情况。
6月8日晚,邵阳友阿国际广场灯火辉煌。这里,一场融合地方文化与现代商业的推广活动吸引了大量市民参与。霓虹交错、人潮涌动,映照出一座城市日益升腾的消费活力。
近年来,邵阳众多大型商业综合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作为邵阳首个大型城市综合体,邵阳友阿国际广场无疑是其中的标杆。
而这背后,离不开一位扎根邵阳、辛勤耕耘的商业领航者——陶超。作为湖南邵阳友谊阿波罗有限公司、邵阳友阿国际广场总经理,他以劳模精神为动力,以创新理念为驱动,在推动邵阳地方经济发展、促进消费升级的道路上留下了坚实的足迹。
从零破局
匠心筑起城市地标
陶超是长沙人,与邵阳结缘的故事还要从13年前说起。2012年,他被外派邵阳管理连锁门店,三年后又被委派负责邵阳友阿项目。
彼时的邵阳,尚无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商业综合体。
“来到邵阳,就要干出成绩。”陶超深知肩负的使命与挑战。这句誓言,成为他此后昼夜奋战的行动指南。从规划设计,到拆迁协调;从施工建设,到招商运营……陶超事无巨细,事必躬亲。
历时近三年,2017年12月,邵阳友阿国际广场盛大开业。它是湘西南地区首个引入世界500强企业沃尔玛的商业综合体,首日客流突破30万人次,填补了邵阳现代城市综合体的空白,开启了邵阳商业发展的新纪元。
开业7年多来,邵阳友阿国际广场累计销售额突破45亿元,上缴税收2.5亿元,创造就业岗位约3000个。这些亮眼数据的背后,是陶超带领团队日夜奋战的成果,更是其深耕邵阳零售市场、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力见证。
以变求变
用创新重塑实体零售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电子商务的普及,传统商超已经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当前的困境有目共睹。
在陶超看来,“实体零售从来不是守旧的行当,唯有紧跟时代脉搏、以变应变,才能在激烈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在15.4万平方米的商场里,400余家店铺构成了他观察市场的“前线”——日均超2万步的巡场足迹,让他对每个店铺的陈列布局、销售数据、客群反馈了然于胸;与店员的深度交流、对消费趋势的敏锐捕捉,成为他制定运营策略的重要依据。
“深度运营不是口号,而是要让每个品牌与商场形成共生共荣的生态。”抱着这样的理念,陶超带领团队在邵阳率先引入了星巴克、茶颜悦色等,激活“首店经济”效应;推动沃尔玛超市进行全面改造,通过场景优化与品类重组,实现销售同比增长20%;从商场内随处可见的绿植景观、令人愉悦的定制香氛,到按季节节日策划的沉浸式主题活动,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更具突破性的是服务模式创新:率先推行“投诉不出门”“七天无理由退货”“先行赔付制度”等举措,将消费者权益保障挺在最前沿。在大环境承压的背景下,2024年邵阳友阿销售额突破8亿元,同比增长563万元,业绩位列湖南友谊阿波罗集团第三,仅次于长沙地区,用实力证明了实体商业的韧性与活力。
履职尽责
让城市因商业更有温度
这些年,陶超很少回长沙。朋友们说他成了“邵阳人”。他却很得意:“在邵阳十余年,我早已把邵阳当成自己的家乡。”
2022年,陶超成为十三届邵阳市政协委员。身份的转变,带来的是更大的责任。
“现在全国很多城市都在打造‘网红城市’,归根结底就是发展旅游和促进消费。如果没有强大的商贸支撑,城市就留不住人,更吸引不了年轻人。”陶超说。在他看来,商贸流通不仅代表着经济活力,还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广阔平台,创造大量就业岗位。
“我们不断引流、搞活动、开新店,既是企业经营需要,更是为城市添一把火、带一份热闹。”陶超说。
在他的推动下,五一南路智慧商圈于2023年获评湖南省首批“智慧商圈”;2024年,他在市政协全会上提交《关于提振消费、促进实体零售经济发展的建议》,并率先在友阿实践落地;今年他又提交提案,呼吁加强商圈数字化改造,推动五一南路商圈向省级示范商圈迈进。
这也正是他深耕邵阳十三载的初心所在:让这座城市因商业而兴、因消费而旺,让更多人在繁荣的商业生态中感受城市活力、共享发展成果。
从拓荒者到领航者,陶超用行动诠释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劳模精神。因此,他获评CCFA中国连锁经营协会金牌店长等荣誉称号,并荣获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今年,他又荣获“湖南省劳动模范”称号。
如今,站在新的发展起点,陶超正带领团队推进业态创新与服务升级,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为传统商业注入新活力。对于未来,他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