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未拉通的立新路。
“本应是改善片区出行的配套工程,如今却成了居民生活中的‘痛点’。”6月初,双清区立新路沿线不少居民向记者反映,立新路这一“断头路”不仅影响日常通学通勤,也制约了区域商业发展。
城市道路建设,一头连接着经济发展的脉络,一头牵动着民生福祉的神经。其实,早在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陈齐美等5人就联名提交了《关于打通立新路“断头路”畅通市一中南门道路微循环的建议》,市政协委员姚志雄也同步提出《关于快速全线贯通立新路道路的建议》。多位委员呼吁,尽快打通立新路“断头路”,补齐城市功能短板,提升邵阳宜居品质,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记者探访: 直行仅几百米,绕行要经过七八个红绿灯
6月16日,记者实地探访了立新路邵阳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市一中)段。从新华南路往东行驶,至邵阳碧桂园小区附近时,原本平坦宽敞的路面戛然而止,前方被水泥围墙阻断,仅留一条供行人通行的小径,封闭区域杂草丛生。
“往前面走几百米就是市一中,步行不到十分钟,可开车却必须绕行。”碧桂园小区住户唐女士说,她女儿在市一中读书,“接送孩子开车绕行要经过七八个红绿灯,堵车时更麻烦。希望立新路早日打通。”
居住在立新路附近的刘先生也感慨:“我儿子在明德小学上学,本来直行几分钟就能到,现在只能绕很远,不仅麻烦还存在安全隐患。”
委员呼吁: 破解瓶颈 尽早打通
“市一中新校区启用已近六年,原规划有东、南、西三个校门(西门尚待建设),但目前仅东门可用,南门因立新路未通始终无法启用。”市政协委员、市一中教师陈齐美委员对其中不便感受尤深,每逢上学、放学高峰或重大活动,学校东门人车拥堵,导致昭阳路通行效率下降,存在较大交通安全隐患。
调研中,委员们还发现,立新路市一中段长期未建成,成为阻碍片区交通微循环的重要“堵点”。这一路段原本应连接昭阳路与新华南路,是一条承担交通分流作用的重要通道。
“高峰时段,大量社会车辆集中在邵阳大道,造成拥堵。如果立新路顺利贯通,将有效缓解主干道交通压力。”委员们建议,应以保障教育安全与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对该项目推进中的瓶颈环节进行专项调研,提前谋划、优化设计,力争尽早打通。
部门回应: 纳入计划,力争2026年底通车
针对政协委员提案和居民诉求,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近日作出正式答复:立新路市一中段已纳入“半截路”建设计划,属于优先考虑建设项目。双清区已将项目纳入2025年内开工建设计划,预计2026年年底前可竣工通车。
据介绍,立新路二期工程东起昭阳路(财神路),西至新华南路,全长1927米,设计路幅宽度为24米。该项目于2013年6月启动建设,2018年因政策调整暂停,目前仅剩市一中段(约900米)尚未贯通,其余路段均已建成通车。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半截路’问题,将该段作为重点推进对象。”市住建部门表示,下一步将积极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大力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早日重新启动项目建设;积极对接市财政、发改部门,大力争取项目建设资金,将立新路二期项目作为重点保障对象,为复工做好准备,确保项目按期高质量完成。